p; 我家老子终于管不住我了。
炎昭却是暗暗腹诽。
你哪里惭愧了,我是真没看出来。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炎昭摆了摆手,“向文,想不到武安王居然肯舍得让你出来,当时收到消息时真让我意外。”
武安王坐镇边陲之地,名武三德。
出身寒门,少年投身军旅,战功赫赫,于百年前迈入通天境。
封号:武安王!
人送外号:大日皇朝第一猛士。
实至名归,无人反驳。
边陲之地,大日皇朝与大离神朝征战百年,就是结束于武安王之手。
在其成就通天大能那一日,连破大离神朝两州之地,更斩杀一位大离亲王。
这位大离亲王作为老牌通天大能,实力自然不用多说。
可那一战居然被新晋通天大能的武三德斩杀当场,足可以证明武安王之勇悍。
真乃猛士也。
至此一役,两国止戈,享百年太平。
武安者,以武功镇世、安邦胜敌,号“武安”。
边陲之地百年无战事,百年的韬光养晦,武三德修为愈发深不可测。
更可喜可贺的是武三德,晚年得子!
按武安王武三德的话说:“老子从小参军,大字不识多少,没少吃没文化的亏啊。”
“我儿决不能重蹈覆辙,不能继续像他老子一般,只知道拼命厮杀,只知道冲锋陷阵。”
大袖一挥,这娃便叫向文吧!
天不遂人愿。
武向文自幼便喜欢舞刀弄枪,倒是颇有其父当年风范,长大些后更是彪悍,撵着教书先生满院子追着打......
武安王被气得不轻,老子要你多读点书,你倒好,学了一身的蛮劲。
为了儿子的教育老父亲可是操碎了心,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没用......
“谁的拳头大,谁说的算。”这是八岁时武向文的原话。
武安王只能认命。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话一点没错啊。
是亲生的。
还真别说,武向文虽然读书不咋滴,但是武道资质绝佳,似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老父甚是欣慰。
也就随他去了。
但面子他还是要的,对外都是说我儿向文有宰相之资,文韬武略。
到了如今十八岁的风向文已是蕴灵中期,在边陲之地已是打遍同辈无敌手。
于大日皇朝而言也是天骄中的天骄,同辈能做其对手的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高手总是孤独的,寂寞的。
这不,听闻苍茫学宫开府,二话不说想尽办法赶了过来。
至于炎昭问的那个问题,武向文神秘一笑。
“知道我为什么让殿下你等我几日吗?”
“为什么?”
武向文笑的很贼。
“因为我是趁着父王去大日圣城时,偷偷跑出来的,哈哈~”
笑声不绝,回荡在西苑。
很好笑吗?
别看武安王三五大粗的,其实他老人家可精明着呢,若不是有意为之,你能偷偷跑出来?
迎着笑声,远处苏成二人踏着水面朝湖心亭台走来。
苏成每踏下一步,仅荡起轻轻涟漪,未等涟漪荡漾开去,便已经消散无踪。
一路踏水行来,如行云流水般自如。
由此可见苏成对于自身力量掌控之完美。
这一幕引得亭中两人侧目望来。
武向文停下大笑,看向苏成,不禁暗赞。
此人对力量的掌控堪称一绝。
想来应该就是那苏成,能让炎昭都赞誉有加的人,果然有两把刷子的。
见二人已是走近,炎昭站起身来,对着二人微微颔首:“二位请入座。“
“苏成,这才过了几日,你的实力竟然精进如此之快,真让孤佩服。“炎昭对着苏成微笑道,眼中透露出赞赏之意。
“殿下过誉,班门弄斧罢了。“苏成笑着回应。
不说其他的,当当是眼前这两人,实力绝对得是蕴灵境,绝非现在的他所能匹敌。
“对了,苏成,我介绍下,这位是武安王之子,武向文。”炎昭笑着介绍道。
“原来是小王爷,在下苏成。”苏成笑道。
两人见礼,这便算是认识了。
其人身着血纹甲胄几乎将身体全部包裹起来,但也掩盖不了锋芒之气,典型的军武气质。
武向文,听名字应该很有学问吧。
难道此人是文韬武略的全才?
苏成有些羡慕了。
这种人一般遇到事情先是文绉绉的跟你讲道理,什么劝人行善,什么放下屠刀之类的那是一套接着一套,各种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把人绕的晕乎乎的。
若是这样也感化不了对方,那就是对方到了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地步了,没什么可说的了,直接掏出大刀先砍死再说。
这就是文韬武略。
“闻名不如见面,苏兄弟果然实力不凡,难怪炎昭殿下对你也是赞不绝口啊。”
他虽修为比苏成高两个小境界,同时也比苏成大两岁,但两年后的苏成实力绝对不会此此时的他弱,其潜力不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成与他们算是同一类人,自然是有平等对话的资格。
花花轿子人人抬,这句话可谓是至理名言,几人互相恭维几句,这气氛就起来了。
第45章 离别最是伤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