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只是。
大齐王朝对武学管控严苛,规定白身不可习武,规定武学秘笈不可私授。
违者。
大齐镇魔司奉命斩立决!
所以,胡辰他要想习武,现在只有一条路——世袭捕快!
这样就能获得一门不入流的武学。
哪怕胡大刀经常抱怨捕快的功绩只能换一些“不入品”的粗浅拳脚功夫,武道之路有限,成不了大气候。
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
据闻大齐王朝对镇魔司大开武库秘典,千载难逢的机会,胡大刀都唠叨好长一段时间了。
只可惜。
六十高龄的胡大刀没有等到那天
而胡辰的习武之路也出现了一块新的绊脚石。
他猛地睁开眼睛。
刚好看到主薄骂骂咧咧撵着两个衙役,大发雷霆的样子似乎还想每人赏一百板子。
“大人。”
胡辰喊住马上离开的主薄,快步走过去说道:“我要当一个捕快。”
“那就当……呗。”
主薄话到了嘴边,意识到了不对劲。
“我没听错吧?”
他一脚踢开求饶的衙役,眯起狭长的眼睛问道:“你是说想世袭祖业当捕快?”
“对。”
胡辰斩钉截铁说道:“当一个捕快。”
“捕快?”
主薄好似被气笑了一般,“这年头还有人想世袭小小的捕快?”
他指着胡辰,笑着摇头晃脑说道:“你忘记你爷爷胡大刀怎么死的吗?”
“城外邪祟肆虐,山村十不存一!”
“捕快几乎一个月换一茬,到现在,我都记不住几张面孔了!”
主薄露出了懊恼的神情,“枉为河西父母官,心中有愧,心中有愧啊!”
胡辰心中不为所动。
现在当一个捕快确实危险,可至少还能习武,不像那些平民百姓没有抗争的底气。
而且外人不知道内幕,胡大刀在县衙当差多年,同僚们可没少多嘴。
河西县的捕快伤残死亡率居高不下,跟县衙那位尸位素餐的典史脱不开关系。
而这主薄恰好就是典史身边的一条狺狺狂吠之辈。
据说连几个月前,朝堂调来新上任的知县,都给了他几分薄面。
还好胡大刀和几个同乡的捕快比较谨慎,不然估计坟头草都至少两丈高了!
大齐王朝多事之秋,地方的纷争也有了苗头,内忧外患着实是危机四伏。
胡辰在心里冷眼相待,同时更加坚定要习武。
“捕快当不得!”
主薄却是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还在摇头晃脑说道:“哪怕是我朝的除魔主力——镇魔司,据传号令天下武道高手,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我告诉你。”
主薄的语气忽然加重,“别看镇魔司表面风光,又是天阶武学,又是封王给府,但是他们的伤残和死亡人数比咱们县衙的捕快还高!”
胡辰信了一半。
大齐王朝修改律法,大开国库重赏武学秘典,其面临的压力自然可见一斑。
只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他可不想成为砧板上没有丝毫反抗之力的鱼肉,哪怕明知飞蛾扑火,也要啃其一块疤痕!
胡辰心里打定了主意,不能因为路险,就放弃山巅的美景!
可是主薄越说越起劲,意气风发地高谈阔论,差点将镇魔司片贬的一无是处。
胡辰心里烦不胜烦。
倘若自己此时是武境入品的武者,肯定要一刀劈过去消除聒噪之音!
好一会儿。
主薄总算结束自己的说辞,最后压低声音说道:“你爷爷每年送来大把银钱托我办事,我也担了不少风险,千万不要辜负他的一片苦心啊。”
狐狸尾巴又露出来了。
胡辰点头又摇头。
主薄嘴里的下一句话噎住,诧异追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要当捕快。”
胡辰像是一个油盐不进的愣头青。
俗话说,穷文富武。
胡家三代捕快立下的功劳、安葬抚恤钱和陋宅不能任其拿走。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大不了拿到东西,就偷偷找相熟的捕快送自己去隔壁县城。
反正有了古色铜钱的帮助。
胡辰在哪儿当捕快都一样,今日之事铭记在心,他迟早要回来削了这条咬人的恶狗!
第2章 古色铜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