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恩师诀别,奉命参军[1/2页]

大唐武帝 夜间出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面对师傅递过来的七角蛟龙枪,李?并未伸手去接,谢绝道:“弟子虽然还不懂枪棒,但看得出此枪乃是沙场利器,还是师傅留下防身吧。”
      老乞丐伸出二指在李?额头上猛敲一下,疼得李?嘴都歪了。
      “老朽都这幅模样了,即使真有仇家都未必认得出,谁还加害一个老乞丐。就留给你防身吧,即便用不上也做个念想。”
      李?听得出老乞丐话中的意思,便是从今晚之后,他就要过上隐居山林的生活了,忙问道:“师父今晚就离开吗?到何处去?”
      “确实是打算一会儿就启程,至于去何处嘛。大唐疆域辽阔,走到哪里,觉得风景怡人,便留在那。你我今后也不必再见。”说完老人家也不拖沓,转身朝城门走去。
      只留下一个腰杆挺直,洒脱不羁的背影。还有那把钉在地上的七角蛟龙枪。
      李?并未阻拦,也没有呼喊道别,只是默默的注视着师傅背影直至消失在视野中。
      虽然两人相交满打满算不过半天,却了解了对方的性格。
      这位老人家已经活得洒脱自在了,人生大起大落,最终能寄情山水,退居山林,也算是一个最好的归宿吧。只是这一别,怕是有生之年再难相见。
      长枪握在手中才感受到这把宝枪的不凡,枪杆比一般长枪要粗一些,李?虽说年岁不大,手其实不算小,握着枪杆拇指也就刚刚碰到其他四指。虽是木质枪杆,掂量着少说也有十斤重,挥舞起来有些吃力。
      “看来身子还是弱了点。”
      将长枪绑在马鞍旁边,翻身上马。此时不比白天,李?可不敢纵马狂奔,只是催马慢行,顺便看一看这长安城的夜色。
      此时已是繁星闪烁,一轮弯月斜挂在天边,长安街华灯高照,样式繁多的灯笼悬挂在两旁的商铺高门上。
      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甚至比白天更加热闹。一旁的高楼上,人们聚在一起,依靠在凭栏处,手中端着酒杯,推杯换盏。歌舞女演奏音乐,声音婉转悠扬,不时还有几位才子赋诗吟唱。
      百坊万户灯火明,楼台高阁尽红妆。
      繁星早起浮天畔,墨客夜出芸芳阁。
      歌音蜿蜒绕高梁,月中仙子入凡尘。
      亲友登高争相饮,一时佳词赠绮罗。
      李?信马由缰了一会儿,在街边买了点杂糕,边吃边逛。心说这繁华的夜生活,比之后世也不遑多让,不过再有一会儿就该宵禁了,那些喝得五迷三道的才子怕是要迫不得已地留宿鸡场了。
      回到王府时,已近宵禁。此时的府门口蹲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李?驱马来到近前,说道:“张厉,大半夜坐在门口干什么?”
      “殿下你可算回来了,王管家见您一直未归,刚派了好多侍卫出去寻您。”张厉解释说。
      “小题大做,这长安城一百零八坊中,皆有巡逻的兵丁。莫说本王,就是寻常百姓也不会出什么事。”李?不屑道。
      对长安城的治安他还是放心的,毕竟自己老爹李世民想做盛世明君。他的眼皮底下要是出了乱子,当天有责任的所有官员,一个都没好果子吃。
      说完头也不回的拿着长枪向后院走去,只留下张厉一人一马在风中凌乱。显然张厉和其他下人们想法并不像李?一般,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连忙牵着马去找王管家。
      来到后院演武场,将长枪放在一旁的武器架上,又上下观摩了一番,这才满意离去。其实他早已疲累,索性连衣服都没换,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李?悠然醒来,伸了一个懒腰,舒服得沉吟了一声。一低头却是惊讶发现,自己只剩一身里衣。
      “来人!”
      早已在门外等候的瓜丫应声进屋,“殿下是要起床更衣吗?”
      瓜丫一进门,李?自然得想通了,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说道:“你换的?”
      “是,奴婢昨夜听说殿下回府了,赶来时见殿下已熟睡,便简单地帮您换下了外衣。”
      看来这丫头以前没少做这种事,以前的李?经常夜晚归府。
      李?也不想计较了,想起了昨天皇帝老爹火急火燎的要把自己扔进军营,怕是一早就会在朝会上商议。自己再不起床,说不准就被传旨的太监堵在被窝里。
      想到这里,吩咐瓜丫拿换洗衣物,自己则准备先沐浴。
      此时皇宫甘露殿中,刚结束朝会的李世民端坐在软榻上,对一旁的老太监说:“你直接去燕王府宣口谕,不用带诏书。又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那么麻烦。”
      “是,老奴明白。”太监躬身称是便告退宣旨去了。
    &

第9章 恩师诀别,奉命参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