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好!乾儿仁义。不过光施以仁政还不够,我大唐礼仪之邦。自然需以礼辅之,乾儿还需随太傅学习。”
李世民对于太子能够明白施仁政的重要,他很高兴。大唐以武立国,开疆扩土自有他这代人完成,而守土安民才是下一代的责任。
“青雀,你来说说。”
闻言李泰,不慌不忙地起身,倒不是他摆谱,而是太胖了,只能慢悠悠地站起来。
“儿臣得王?先生授,最近在读《史记》。”
“哦?可有收获?”李世民看着这个胖胖的儿子,面露微笑。
要说这魏王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可是众皇子中,最得李世民宠爱的。许多赏赐甚至都高过了太子的规格。
“儿臣观各篇本纪,心有所感。尧舜禹汤皆是古之明君,皆有贤名。武王兴义兵伐纣;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天下;汉高祖芒砀山斩白蛇起义,诛项羽而建大汉。儿臣所想,父皇亦是征战天下,为大唐立下不世奇功。自父皇登基以来,攘外安内,朝野归心,海晏河清,实乃万民之福。故儿臣以为父皇必是比肩尧舜禹汤,秦皇汉祖的盛世明君!”
“哈哈哈!好好好!青雀有心,好!”李世民一听自己是盛世明君,抚掌大笑,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似是意犹未尽,夸了李泰一句又说了个好字
李?在一旁捧腹,这小胖子马屁拍的可以啊,知道老爹心里一直有得位不正的心结,一通马屁拍下去就成盛世明君了。
不过自己这老爹却也的确配得上这四个字,至于什么得位不正,那只是史学家才会考虑的事情。老百姓只要吃饱穿暖,谁会管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是谁呢。
“?儿,你最近有何见解?”
李?一愣,前面不还有俩人嘛,怎么就轮到自己了。来不及多想,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回道:“回父皇,儿臣近来大病初愈,未曾读过书。”
李世民一听,刚刚李泰马屁换来的笑脸立马收起,一脸严肃。
眼看老爹就要借势发飙,李?忙说道:“父皇容禀,儿臣以为读书能识字,通晓礼法便是。像大哥说的治国,四哥说的先贤不是儿臣该考虑的。儿臣近来习武,颇有心得,认为大唐以武立国。江山社稷自有父皇和大哥关心,儿臣要做的是为大唐开疆扩土,守土安邦。”
反正皇帝老爹已经把自己扔军营里了,索性就顺了他的意。既表明已经知晓皇上的心意,又向太子表明了自己无意争储。借坡下驴的本事,已经得了程咬金的真传。
“好!吾儿有沙场建功,报效家国之志,为父心中甚喜。”
李世民当然知道,李?这些日子没读什么书,毕竟他连个老师都没派过去。听了李淳风那个牛鼻子的话,李世民便一心想让李?成为那个所谓的破军星。即使李?今天不这么说,他也会想方设法逼李?走上这条路。
李?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一关自己是躲过去了。
“不过我儿要知道,只有武艺好可不够,起码要做一军统帅才可保境安宁。”李世民高兴的同时还不忘鞭策一下。
李承乾此时面色微变,随即又恢复了正常。父皇话中之意似是赞同了老五的说法,这是想要老五掌兵权?
“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李?应声答道。
“这样吧,父皇给你安排个老师,光习武不学谋略那是莽夫。就李靖吧,跟他好好学学兵法,为帅之道,你意下如何?”李世民沉声说道。
此话一出,不仅是李?,众皇子皆是一愣。
太子心中更是打鼓,之前父皇已经允许青雀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招募学士。现在又让李靖做老五的老师,父皇这是要做什么?
“谢父皇垂爱,不过李大人年事已高又身染足疾,不便出门。儿臣仅需讨要一两本兵书,在府中研习即可。”李?敢忙推辞。又让从军,又让军中威望甚高的李靖做老师,老爹你想再培养出第二个自己嘛。
“无妨!李靖在家中养病,你上门求教便是,更显吾儿尊师重道。”李世民的声音威严,不容质疑。
李?无奈,只好躬身称是。
心说老爹你玩这么托大嘛,不怕皇子们坐大,忘了玄武门了嘛。你是有多信任我,还是说你自信到皇子们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
第14章 皇子对答,赐师李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