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章 太子出迎,李祐赐名[1/2页]

大唐武帝 夜间出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尚书省衙门,房玄龄正按着太阳穴看户部呈上来的奏表,上面是幽州这一月的用度。
      “这燕王手段倒是没的说,可是用度着实多了些,光药材一项就占了半数之多。”
      这时,一个身着绿色官服的官员,手里捧着一个竹筒快步走了进来。
      “房相,加急奏报!”
      房玄龄先是一惊抬头看了一眼,来的并不是兵部官员,随即稳住心神淡淡开口:“为官者当处变不惊,又不是军报,何须慌张,呈上来吧。”
      来人也觉得自己是小题大做了,连忙将竹筒递了上去,然后悄悄退到一边,等候吩咐。
      房玄龄取出竹筒里的信仔细看了一遍,当即变了脸色,沉声说道:“糊涂,燕王的奏报直接上呈御前,怎的送到尚书省了。”
      “下官不知来人是燕王信使啊,况且......”
      房玄龄摆了摆手,说道:“算了,不是什么大事,燕王即将抵达长安。你将......不,我亲自去一趟甘露店吧。”
      说着他便起身朝门口走去,但又想了想还是放下了手中户部的奏表。
      甘露殿内。
      李世民正在休息,太监小步走了进来说道:“禀陛下,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求见。”
      “宣。”
      心说房相不是散朝时刚走么,这怎么又来了。
      “臣,房玄龄拜见陛下。”
      “坐吧,房相何事?”
      “禀陛下,臣刚刚收到加急奏报。燕王李?已经行至长安近郊,午时以前便会抵达。”
      李世民一听儿子回来了,脸上瞬间扬起笑意。
      “?儿回来了?来人!命太子和魏王出城相迎,燕王回府歇息。今夜宫中大摆宴席,召皇子皇女入宫,朕要为吾儿接风洗尘!”
      门外的太监应声而去。
      房玄龄却是露出了一丝愁容说道:“陛下,臣以为魏王出迎即可,太子为国之储君,大可不必如此。”
      他说话点到为止,要是换了魏徵来,肯定是指着皇帝鼻子说这是僭越,陛下宠溺燕王过头了。
      李世民自然听出话中之意,只是笑呵呵地说道:“无妨,乾儿既是太子,更是长兄。他们兄弟也有两月未见,也该增进感情。”
      “这......陛下圣明。”
      老太监带着皇帝口谕快步赶往东宫。
      而此时东宫之中,胖胖的李泰又被他大哥缠着下棋。
      “青雀,最近棋艺退步了啊,为兄这一局可是要赢了。”太子李承乾依旧温文尔雅,见自己占尽优势,笑着说道。
      李泰脸上并无焦急之色,只是有豆大的汗珠滚落。
      他招手示意旁边的宫人用力扇风,自己也是展开了折扇。
      “大哥,臣弟是真不明白,你怎么还有心思下棋呢。老五这次是多大的功劳,我听陈国公说,他这次是又剿匪,又治疫,还有平叛!他已经威胁到......”
      “老五始终不是嫡子,论威胁还不如青雀你呢。”李承乾笑着说道,似是无心,但听者有心。
      李泰立即挪动他肥胖的身体,躬身下拜,口中高呼:“太子殿下,臣弟从未有争储之心。臣弟都是为了兄长好啊。”
      看着李泰这番模样,李承乾微微点头,随即起身虚扶。
      “青雀这是做什么,你是我的胞弟,为兄自然相信。来,该你落子了。”
      听了这话,李泰这才战战兢兢地坐回原位,伸手夹起一子,思考着落在何处才能输得真一些。
      “陛下有诏!”
      老太监尖细的声音传来,算是帮了李泰一个大忙,连忙将棋子丢进棋盒里。
      “儿臣李泰,问圣躬安!”
      “儿臣李承乾,问圣躬安!”
      “魏王殿下在此正好,老奴不必再跑一趟了。”
      李泰闻言一愣,什么事情要同时宣大哥和自己一起去,仔细一想便猜到了缘由,这下子看大哥还怎么坐得住。
      “陛下口谕,燕王已行近长安,命太子与魏王出城相迎,宫中设宴为燕王接风。”
      “儿臣领命。”
      老太监宣完口谕,也不和两人客套,转身出了东宫。
      “大哥,父皇这次有些宠溺老五了。”
      “青雀,怎可妄议父皇!你回府换上朝服,为兄在城门等你。”李承乾厉声呵责。
      “朝服?用得着这么隆重么,他李?又不是凯旋的大将军。”李泰有些鄙夷,他觉得大哥是装过头了。
      “做兄长的朝服出城相迎,算宠溺吗?”
      “臣弟明白,我这就回府换上朝服,不过途中会经过魏相府上,大哥可能要多等些时辰。”
      李承乾点头示意。
      待李泰走后,才招呼人换朝服,并询问更衣的太监:“之前从幽州回来的那个人呢?把他带过来。”
   &n

第41章 太子出迎,李祐赐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