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贾母又瞧见了,笑问道。“怎么?这样不好?”
凤姐笑道。“哎吆吆,老祖宗不知道,咱们家二爷这话折杀我了。他就是嘴上这样一说罢了。我哪里敢当真呢。究竟还是二爷做主当家,漫说是几两几十两银子。便就是几千几万两银子,二爷若说花,半个不字我也是不敢说的。”
薛姨妈笑道。“若说我这么些年,什么事也经过些了。再没见过像琏哥儿夫妻这样好的。若说夫妻间和气也是有的,左不过是你敬着我,我敬着你。这琏哥儿夫妻几年了,还这样蜜里调油的还真是少。都是老太太教导的好,这孙子教养好,又火眼金睛选了这么个合意的孙媳妇。叫他们怎么不好呢。”
贾琏听见这个,又瞧瞧凤姐对他爱答不理的样,就有些不好意思,讪笑着不答言。
探春见了忙使眼色给迎春。迎春忙笑道。“我有事找二哥哥呢。”果然拉贾琏出去了。
贾琏因问。“你倒是好些时间没要东西了,给你送了几回银子又退了回来。最近可缺什么?”
迎春笑道。“并不缺什么,我在里面不缺吃不缺穿的。要了银子也没处使,就是平时赏人的,每个月凤姐姐给的也就够了。若有什么不够的,自然要问哥哥要的。哥哥放心,我如今大了,再不比小时候那样容易说话了。哥哥放心。难道哥哥私下里托了林妹妹和探丫头那样帮衬教导我,我还不长进,岂不是辜负了哥哥素日对我的心?”
贾琏不意她这样通透,笑道。“这有什么的,自家兄妹。原也是应该的。”见左右无人又悄悄道。“你知道我如今在外面有了一处宅子,因是圣上赐的,不好不搬过去。若搬过去,如今旁人还好,我只担心你和四丫头。”
素日里邢夫人动辄就仗着婆婆身份挫折凤姐,她又不是没看在眼里。苦于是闺阁女儿不好多说。迎春有时见机告诉贾母,贾母也不好为孙媳妇总驳儿媳妇面的。多不过是拉到无人处悄悄说一回。邢夫人不过好一阵,过后又故态复萌。并不觉得是自己的过错,反抱怨贾母偏心,一味向着孙媳妇说话。
因而迎春早听明白了,也悄悄笑道。“哥哥放心搬出去罢。究竟离的也不远,若哥哥嫂子想我们,回来看我们方便。我们若想哥哥嫂子了,自然也能撺掇宝哥哥求了老太太去瞧你们。我和四丫头哥哥也不必操心。旁的不说,我们自己院里的事自己都能的。若有人敢欺负我们,我们自会告诉太太、老太太。我们早说好了的,平日里自己能的,自己就料理的。若是四丫头不好说话的,自有我和三丫头帮着说。若是赵姨娘那边来闹,我和四丫头帮着说。若大太太那边的人,自然有三丫头四丫头出头。总不叫人欺负了就是。”
贾琏听了先是欣慰,而后就心酸。
欣慰的是这三个丫头果然如他所愿,立起来了。心酸的是贾府里刁仆太多,当家太太们明着和气,暗地里勾心斗角,并不曾把这些姑娘放心上。若说存心虐待,那是没有的。若说用心照顾,不过是按贾府旧例给几个丫鬟,再给几口例菜罢了。什么知冷知热体贴温存都是没有的。
若说富贵,这三个丫头过得未必不算富贵日子。
若说有亲情,这三个丫头里,除探春外,终究就只有他和凤姐了。偏他成家了,又是哥哥。此时讲究个男女大防,亲哥哥也不能例外。平日里纵是关心,也是有限的。贾母也是关心的,然而到底老了,顾不过来。
便就是探春,赵姨娘倒是关心着。可赵姨娘愚昧不堪的,探春有这么个亲娘,还真不知是好是坏。
贾琏道。“既这样,我就放心了。你凤姐姐那有个林小红,她的母亲是林之孝家的。若有事,你们打发人告诉林之孝家的。她自会差人寻我。再有绣桔的哥哥望春我叫到身边做事了,你院里有个小丫头福儿也是我的人,若寻不上林之孝家的,你就打发福儿。她自会去二门外找我的心腹小厮。我与你凤姐姐知道了,自然就来助着你们。这福儿平时也不必多理会,也不必多给钱,免得打眼,叫人盯上反不好。”
迎春知道贾琏极会笼络人的,他说福儿得力,自然就有他的道理。因而并不多问,又抿嘴笑道。“看哥哥操心的,倒似家里是刀山火海一般。哥哥且和嫂子放心去吧。我们应付的过来。”
贾琏拍拍迎春的头顶,笑道。“果然长大了,也沉稳了。你回头再嘱咐嘱咐三丫头,陪太太进宫的时候,要格外妆扮的小些,越小越好。若是宫里其他人见了,只管做出不懂事的懵懂之态来。”
迎春应了,问道。“哥哥可和三妹妹说了?”
贾琏笑道,“尚未来得及说,你告诉她也一样的。回头我抽空再和她说说,你们这几日也助着她,多想几个发型,越显得年幼越好。”
若是陪着王夫人其实自然是王熙凤最好,她又会察言观色又会来事。比不得王夫人木头一般,若遇到什么事,她也可随机应变应付过去。打赏内监应酬女官,都来得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凤姐生得太美了,恍若神妃仙子。
按说美原也不是什么过错,偏在太上皇盛年之时,放浪形骸不拘俗礼。某日一名诰命夫人进宫赴宴,这夫人生得妖娆鲜妍颇有几分姿色。太上皇一眼瞧见了十分欢喜,当晚就留下了。又重新挑了一名宫女,穿了这诰命夫人的衣衫头面叫人抬了回去。
那官员受了这等折辱,若要说出去着实丢人。若是被旁人羞辱,还有讨回公道的余地。可被太上皇羞辱,他能如何?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皇帝的,王法亦是皇帝的。唯有上表请辞,携着一家老小回乡避世度日。这太上皇亦是豪放之人,当下朱笔一批,竟就准了。
俗语说:
第114章 赏花时(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