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柱立,秦国正式进入帝国时代。
嬴政改年号为始皇帝元年,自称朕,于泰山再次封禅。
并立下大誓:“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立天柱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异族,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帝国新立,诸多事宜纷繁复杂。
比如:
首先,储君应该选好。
其次,帝国需要论功行赏,多少人封侯、多少人提爵、多少人赏官。
最后,该如何安排军队?
还有,大秦这么多的土地,该怎样划分治理?人员如何安置?等等等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不过这些事情都由大臣们去解决,嬴政只要负责批阅签字就行。
在大秦帝国新立的那一刻起,大秦周边的国家内部便掀起了巨大的震动。
\"单于,我等听闻,大秦新立,东方六国已成历史,被秦国纳入统治,如今秦国实力无比的强大!\"一名大臣站在一旁对着冒顿道。
冒顿点了点头,对于秦国新立之事早有耳闻,但却没有想到竟然如此迅速。
冒顿道:\"大秦新立,本单于决定先派遣使者带着礼物去贺喜,然后服个软,西域诸国的攻打刻不容缓,先将秦人那边稳住再说。\"
大臣道:\"单于,这件事交给我吧!我已经命人去准备了,只是我担心,这次使者去秦国恐怕难以顺利。\"
\"为何?\"
\"单于有所不知啊,这些秦国人一直视咱们大匈奴为眼中钉肉中刺,这次单于派遣使者去秦国,恐怕秦国的人不仅不会领情,反而会借机向我大匈奴发起进攻呢!\"大臣道。
冒顿皱眉想了片刻,道:\"先这样安排吧!实在不行,本单于就只能答应贝加尔湖里的水神的要求了!\"
\"单于,如果狼神知道了,那...?\"
冒顿抬手,大臣知趣地默默离开。
“唉~”
冒顿在大臣离开后杵着脑袋叹息到。
...
...
一年的光景很快就过去了。
整装待发的秦军等了又等,然而先前准备攻打匈奴的事情却好像不曾说过的一般,满朝文武对此都集体闭口不言此事。
平时对攻打匈奴最积极的李牧也是一样,和朝堂保持一致,从不谈起秦军北上伐匈奴的事。
就这样,大秦在这一年内大踏步地向前迈出了好几步。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随着郡县制度的普及,朝廷对地方的管控越来越深。
再加上蒸汽火车的出现,交通大为便利,政令下达十分的迅捷。
而律法的严明使得各地官员都不敢松懈对地方的管理,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了脑袋。
与此同时全国的军队也进行了改编,划分了五个军团,分别驻守大秦各地,震慑外界一切不轨之徒。
并且军队内退伍的士兵被聘请为治安官,维护地方安定。
而安定的环境永远都是教书育人的好时机。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
人才的培养都是需要许多的精力以及漫长的时间的。
并且国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
第72章 无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