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运哪儿也不带上你,你就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呆着,好好看书,一个女孩子,别整天想着到处乱跑。”
郑文儿顿时一脸扫兴,甩开他爹的手又朝着周同走来。
郑途这时才看到周同,指着周同就开始训话,“你小子,别带坏我家文儿,再让我看到严夫子向我告状,我非把你腿打折不可。”
这说的是上次郑文儿硬拉着他抓溪湖里的金鱼,被严夫子严惩一事。
周同却是一脸无辜,摊了摊手,这关我什么事儿?您女儿什么性格您还不清楚吗?她要去捞鱼我拦得住她吗?我打得过她吗?这也能怪在我的头上?
带着一头问号的周同一时间也楞在那里,并不打算跟武夫反驳。
郑途本来也没有追究的意思,说完后便不再理会周同,而是转身接着指挥大师兄王林他们搬运,“都动作快点,这批张家的货都要清点清楚喽。”
说到这儿郑途顿了一顿,“这一到节气,沿途的劫徒流匪就格外严重,大家都多长点心眼,这次又是接了张家的大单子,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就由我亲自带一主队,王林,二柱子各带一副队一同押镖,要确保万无一失。”
郑文儿一听她爹要亲自押镖,小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郑文儿她娘在她年幼时就过世了,她爹一走,这不是就是没人管了她吗?
郑文儿她娘的事情,周同也是听师兄们说的。
原是早年间郑途那会儿刚创办正途镖局,但生意惨淡,日子也过得困苦,这时正好有一单到益州的生意。
别的镖局都嫌路途遥远而且益州一带山匪为患,能运镖到那儿的往往十不存一,都不敢轻易接镖,郑途却是因为镖局实在是窘迫到快要支撑不下,心一横也就接下这单生意。
郑文儿她母亲担心郑途的危险,也要求跟着押镖,她本也是武术世家出身,一身的拳脚功夫不输普通武人,只是生下郑文儿后,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对于练功倒是有所懈怠。
郑途强扭不过,便同意了她一同跟随。
后来运镖的队伍在益州遇到劫匪,她母亲为了保护货物不幸被歹人所杀。
临走前托付郑途好好照顾文儿,所以这么些年来,郑途对郑文儿可是倍加疼惜,只要她不去做危险的事情,其他的什么要求郑途都可谓有求必应。
郑途刚吩咐完事情,又转过头叫过郑文儿,“文儿,这次运镖局中的师兄弟都会跟着去,家中自有厨娘照顾你的起居饮食,但你也要注意安全,切忌不要惹是生非。”
说到这儿郑途似乎又想起了周同,招了招手让周同过来,“语重心长”道:“这次局中无人,文儿的安全就交给你了,如果出了什么岔子,哼,你应该知道后果。”
周同知道郑途这么嘱咐他也不是信任他,毕竟十个周同也不是郑文儿的对手。
嘱咐他也不过顺便的事,聊胜于无嘛。
周同只能无奈的点点头。
不过他倒是好奇为什么郑途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接这么远的镖。
周朝的镖局跟周同所知的宋朝的镖局很是相似,因为运输只能靠马车或人力,所以一般运镖都不会选择太远。
真有远镖,那也会避开节气等这些流匪猖獗的日子,像正途这次这么远这么急的运镖还是很少见的。
终究是时代的局限啊,周同这样想着。
如今运镖这个行业不仅效率低,成本高,本身还面临着途中被劫的危险,实在是难。
但想要改变其实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就拿正途镖局来说,在目前运输工具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将镖局规模化,通过合股、加盟等方式向外扩张,在每个城镇都建立自己的中转站网点,然后再将这些点铺成一张网,如此形成规模。
规模化将会大大提高运输的效率,从而降低成本,也会起到震慑流匪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但这个时代人们为商的思想还局限在个人或者家族上,没有把可用资源整合起来的想法,所以很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瓶颈,没法再扩张了。
若是有官府资源的话,那事情便更简单了。
直接与官府合作共建镖局,闲时运镖,战时运送粮草辎重,可谓双赢。
当然,这些周同是没法和郑途讲的,每次郑途看周同的眼神都像是看个废柴,周同都懒得跟他搭话。
而且周同也不想贸然的去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突然地去改变有时也不一定是好事。
况且一个商业帝国的建立,期间免不了要经历很多波折,很多问题郑途解决不了又会来问他,这样一来二去,最后就会变成周同坐镇后方统一调度,去给他们做规划。
那这又和他前世的生活有什么区别?这不是周同想要的生活。
所以对于这些商业上的推演习惯,周同现在都当做是一种游戏,模拟完也就完了,并不打算付诸于实践。
或许有一天可以假借他人之手来给郑途传达这些想法,总之不能跟周同有任何关系,因为麻烦,因为受够了。
如今悠闲的生活就挺好的。
第3章 镖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