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古往今来诗词三百首[1/2页]

大周创业史,女皇竟如此厉害 躺着看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后周同起身,鼓了鼓掌,对着眼前的表演进行了评价,“真是精彩。”
      而后走到李益面前,说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去说文唱戏?我看好你,很有天赋。”
      李益向后退了一步,并不接周同的话,径自说道:“人人都知道,子远兄才是中秋诗会的诗魁,在座的哪位有你才名更高呢?水调歌头和月下独酌两首佳作一出,子远兄可是害苦了我等啊。”
      “面对如此仙作,我等凡夫俗子再想于中秋写诗,恐怕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水平了,怕是再难下笔,呵...这等豪才,我等是敬佩的。”
      “虽说子远兄自谦,推脱说这两首诗词是在古籍上看来的,但我等肯定是不信的,如此惊艳的诗词,即使是记录在古籍上的,为何我等之前都没听过见过呢?”
      “思虑再三,我知子远兄素爱韬光养晦,为人又自谦,不肯在外炫耀些什么,但今日恰逢其会,子远兄何不再露一手,让我等也开开眼界?”
      一番演讲过后,李益环顾四周,有些得意的说道:“所以这第一首诗还是子远兄先来吧,我想大家都没意见的。”
      图穷匕见,李益的心思这会儿大家都已经明了,在场的众人一时间心思各异。
      当然大多的人还是准备看笑话的,即使是兰亭诗社的女子们,毕竟没有亲眼见过周同作诗,此时也是隐隐有些期待。
      那边柳芷荷准备过来说些什么,周同伸手拦下了她,事情到了这会儿,也就没有办法再躲了。
      随后周同爽朗一笑,对着李益说道:“也好,如今就随了你这等凡夫俗子的愿,拿笔来。”
      李益见周同同意了,高兴地拍着手道着好,也不去理他口中的嘲讽之意,赶紧吩咐小二去取了纸笔来。
      纸笔铺在桌上,柳芷荷对周同自然是不担心的,安静的走了过来替周同研磨。
      随着研磨的进行,众人或站着或坐着的也变得有几分紧张起来,现场安静的落针可闻。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周同略作思考,而后开始下笔了。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暮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罢,笔停。
      周同抖了抖手中的纸,而后交给了身边的柳芷荷,柳芷荷看了一会儿,眼中是异彩连连,惊喜的不能自已。
      在场的众人看到柳芷荷的表情,有的好奇起来,往这边靠了过来,而有的则是紧皱着眉头,心里有不好的感觉起来,觉得事情不妙。
      柳芷荷见状,轻摇了摇头,平复了内心的激动,而后看着诗词开始念了出来。
      “《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柳芷荷轻柔的声音一出,便把众人带到了诗词的意境当中。
      少年怀春,楼上听雨,却不为落雨而愁,红烛映照,罗帐低垂,少年不知愁滋味,这个年纪的少年该有的青春与欢乐通过这寥寥几字,便描绘的精彩万分。
      在场的众人皆是少年,方听这一句,便直触心灵,忍不住反复喃喃着。
      那边木小果听完这一句,表情有些讶然,忍不住的往周同这边看过来。
      周同这会儿正安静的坐在座位上,有些呆呆的表情,对周围的反应没有在意,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众人如今的反应。
      再回头看过身边的李益,面色难看,咬牙切齿的模样,木小果无奈的叹了口气,心里想着李益怕是又要输了,可是周同又是怎样的神人,能让李益接连失手两次?。
      柳芷荷念完第一句之后顿了片刻,而后接着念第二句。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一个客舟中听雨的中年人,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的画面感扑面而来。
      诗句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客走他乡,在场的书生才子谁不会为了功名远走他乡?谁不会经历离愁?
      这是十年后的他们,是十年后为了功名和仕途拼搏的他们。
      一时间众人感同身受,想着十年后的自己会在哪里?会有怎么样的境遇?会不会在雨天静静聆听落雨的声音?那是自己的心声。
      “暮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众人还沉浸在想象中的时候,柳芷荷清冷的声音传了过来。
      少年欢乐与壮年愁恨,如今已如雨打风吹去。暮年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
      枯坐僧庐下,已是看清红尘纷扰的心境。
      虽处境凄凉,但也无可奈何,年已衰,鬓已斑,如今听雨,只能一任阶前,点滴道天明,这是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
      有兰亭诗社心思敏感的女子,此时已是眼眶微红,为词人,也为自己......
      全词念完,柳芷荷环顾四周,房间里有些肃静。
      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人说话,仿佛都置身于诗词的探索之中,感受着词人一生的心境变化,而自己也随之变动起来。
      李益细细咂摸着听雨的感觉,目光复杂的看了周同一眼,神情有些难过。听雨一词的第一句出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输的彻底了。
      随即又愤恨起来,周同这个小人,亲口告诉自己他的诗词是在古籍上抄的,可哪有抄的诗词还能如此贴合如今的情境的?
      李益想不明白周同做法,越来越觉得周同就是为了戏弄他才弄了这么一出.......
      此时郭仲贵身后有一书生激动的大笑出声,打破了大厅里的安静,而后跑到房间的窗前,推开,风雨瞬间入窗来......
      感受着风雨的冷冽,众人心叹,这便是听雨了.....
      若是往后再遇雨天,怕是再难忘记这一首虞美人了,怎么也要吟上几遍的。
      看着周同依然静坐在那里,端着酒杯,细品着,李益越想越气,终于是忍不住站起来指着周同愤声说

第29章 古往今来诗词三百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