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好了方向,赵铠开始研究如何将这方向转化成一个实切可行的计划。
阅尽史书,将那位传奇帝王的一生拿出来放到最上面,这是独一档;将其余近百位帝王的生平放在下面。随后展开了思考,为什么只有光武帝一个人做到了打出去且统治,而其余的帝王却做不到?
理论上来说这些帝王手中拿到的基本盘都是差不多的,至少土地是一样的。其余的人口、技术、外族的强弱等等因素虽然有影响,但是就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帝王手中的牌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为什么有的帝王可以打出一场绝世好局,有的却打的稀烂?
帝王的差距!
历史上这些帝王在赵铠看来大多可以分为四种:
第三档:无能且昏庸的帝王,对于其王朝的加成为零,甚至还会成为拖累。一旦出现这种帝王,王朝早期前几代留下的福泽支撑,在后期就直接亡国了。
第二档:平庸或小有能力的帝王,对于王朝有加成,在对应其能力的方面还会有所建树。很适合王朝的平稳过渡。
第一档:贤明且很有能力的帝王,大多出现在王朝初期的开国皇帝与其往后的两三代,一个王朝的寿命基本上就是看这三四代帝王的能力,能给后世子孙留下多少东西来败。当然中期和后期也会出现那么一两位,虽然都只是昙花一现,但也能为王朝延续寿数。
独一档:光武帝,这位帝王的人生适合出现在严谨历史上,更适合出现在市井话本上。从这位帝王人生传记的百字中,你学不到任何的东西,只能卑微的感叹着:“啊!多么伟大!”
其实一个正常人看到这儿大约都已经明白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根本不可能千万年的延续下去,无论有没有那个牢笼。因为你根本不可能保证你后代永远都在那个二档水平线之上,总会有那么几个傻子白痴占据的长子正统的席位然后坐上皇位,一朝将百年积攒的家底败光,破坏永远比建设来得快。
但赵铠不这么想,偏执的认为必然是中州牢笼而导致的轮回,他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想法。
虽然历史已经证明了只有像光武帝那样传奇的帝王才能打破牢笼,但是如果贤明帝王数量够多呢?夏朝别具一格的边王制度是可以承载五位掌权者的!如果这五位掌权者都有第一档帝王的能力,那是不是就有希望?
想到这儿,赵铠就开始着手实施他的计划,目标就是他的侄子明统帝的儿子们。
很快赵铠以黑袍宗正的身份接管了皇子们的教育学习。所用的教学方式不能说是苛刻,只能说是变态。
找来名家朝臣教文学,引导政务;久经沙场的元帅将军教兵法,传授武艺,这两样是最正常的。
禁口欲、贪欲、色欲等等,简单来说就是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且做的非常严格。十八岁之前这些皇子过的还不如一个富翁家的儿子,尤其是赵轩十六岁时喜欢上了一个宫女,结果赵铠当着他的面杀了那个宫女。
不仅如此,赵铠也在向这些皇子传授着帝王的黑暗面。于是这些皇子白天学习着光明堂皇的征服之道,晚上又跟着赵铠学习诡变莫测的帝王心术。
总之赵铠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需要一个文武双全,不被外物所诱惑,有征服之心且能平衡朝局统御麾下的帝王。看吧,很简单。
于是这帮平均年龄不到十二岁的皇子们努力的学习着平均年龄近五十岁的老师们的毕生所学。
就这么又过了近十年,明统帝驾崩了,年仅四十三岁,在位十九年平稳过度。
此时赵铠已经六十一岁了,他很高兴的将早已选好的五人推上了皇位与王位。二十年的执念,十几年的努力,从今日开始就要看验收成果了。
事实证明赵铠的努力没有白费。成化帝谨慎稳重,平稳的接收朝堂,收拢心腹,推行改革。镇东王锐意进取,改制东境的同时也在对东胡实施打击。其余三人也各有建树,一切都在赵铠预设好的方向发展,可惜这种发展并没有维持多久。
成化四年十二皇子赵旭出世,成化帝的子嗣凑足了五人,赵铠想继续接手下一代的教育可却被成化帝拒绝,随后赵铠失去了对朝堂的掌控。紧接着就是四位边王拒绝再接受赵铠的命令,对于自身封地的发展这四位边王有自己的想法。
赵铠很快从掌握王朝发展方向的位置上跌了下来,又变成了那个只掌握黑暗力量的宗正。
算了,赵铠很快就释怀了,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自己一个六十五岁的老头跟着瞎掺和什么?于是又捡起了情报组织与宗族力量为五个孩子提供背后的支持。
就这么过了两三年之后,情况却在逐渐改变,兄弟齐心的场景慢慢的变成了过去式。没有了赵铠在上面压制,这兄弟五人的心思都变了。
镇东王赵老二本身就不满大哥做皇帝,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原本一直被赵铠压制,如今脱掉束缚掌握权力,锐意进取中“锐”不再指向东胡,反倒指向了中原京城!
赵老五在南境暴躁前行,草率出海。在海岸线附近仗着人多势众占了好几次便宜,可是稍微远一点就吃亏,无论是船、船员、海图还是经验,这些都不是那些海上岛国的对手。进度缓慢至极。
赵老七最差,就这么五六年锐意尽失,直接融入到了西境王族的群体当中,毫无建树。
成化帝因为弟弟们的变化开始变得缺乏安全感,自身的谨慎稳重慢慢变成了固步自封。以前对于边王的全力支持,现在也变成了不作为。
至于赵老三则是对于赵铠的最后一击。
赵铠一直以为赵轩在北境有所谋划,一直都认为只有这个孩子还在坚持着,却怎么也没想到成化九年赵轩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与羌人和平共处》
从此以后北境再无战火,伟大的镇北王与羌人订了永不侵犯条约,还迎娶了羌人王庭之主的公主。
无论赵轩这一举动出于什么心情,但这一消息却给了赵铠当头一棒。培育这几个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破开这个中州牢笼,可如今呢?这个中州牢笼不仅没有被破开而且还被加固了,被他亲手培养出来的孩子加固了!
随后这个已经七十岁的老人绝望了,虽然现在国力在不断的增加,边防也渐渐稳固,但是他很清楚这并没有什么用,这些东西曾经的王朝也达到过,可是他们最终还是灭亡了。
赵铠还能做什么呢?他已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了。
成化十年,心灰意冷的赵铠在七十一岁时遇到了此生最珍贵的宝物,赵旭。
这个孩子很奇怪,用早智都不足以形容。伪装!一个六岁的孩子会伪装!贪吃、顽皮、好动是他的表象,因为他转手就会把那些求来的甜食赐给身旁的小宫女。温善,谦和,待人有礼也是他的表象,因为他的眼神中藏着深深的骄傲与对其他人的不屑,包括他的皇帝父亲。
自律且有毅力,为了达成他的目标,伪装了七年塑造了一个和善谦逊的皇子,用一篇文章讨了皇帝的开心又吸引来王氏的目光,就这么借着学习的名义就去了南阳王氏。
这波操作下来给赵铠看呆了,简直就是妖孽。先给自己立一个无害面具,随后借着这个面具跑到了自己的母族,接下来依照着赵铠的思维就是联合王氏,继续力量等待皇帝驾崩而后叛乱。
这跟赵铠当年争位的方式差不多啊,而且做的比他好太多了呀!至少现在没有人相信这个十二岁有些贪吃、喜欢读书、待人亲和、还有些少年人的腼腆的十二皇子去王氏是为了日后的叛乱。若不是赵铠盯了他六年,恐怕也不会相信这个面具下还藏着另外一副面孔。
于是这位七十七岁的老人又开始热血起来,向王氏布置暗子,开始渗透朝堂,大把大把的探子涌向了四边。赵铠要为这个孩子铺路,他太喜欢这个孩子了。自律、有毅力、有野心、更重要的是有脑子,最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只有十二岁,在六岁以后没有人教过他。这简直就是个妖孽,不!这是上天赐给赵家的“光武”!
这个重新焕发出活力的老人恐怖至极,在经验的加持下无往不利,那些曾经能与他过手的对手早都变成了白骨。
就在赵铠大发神威的时候,赵旭在
第47章 执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