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礼!”在一旁小楼上的颜夫子一声低喝惊醒了广场中的众人。
燕棱山当即反应过来,抛去手中行李跪拜而下,随后众人纷纷反应过来,皆是毫不犹豫的拜下。
“绝不负主君之意。”×201
“起!”随着礼官的命令,众人又起身,自此这些学子的脸上再无阴郁之色。
“礼请!”掌礼官给出最后一道命令后便退了下去。随后便有侍从上前将这些士子一一引向大门,这场古礼还未结束。随着这些士子走到门前,赵旭也来到门前的一架马车前等候。
走在最前面的士子已经来到第一架马车前,赵旭站在一旁示意这位士子上车,这位士子也微微躬身示意。而后放好行李便准备爬上车架,只是在攀爬的过程中赵旭伸出手来去搀扶,这倒是把这位士子吓了一跳,又急忙下来行礼。
“主君!番大礼您已是折节,若再如此!叫我如何承受得起?”
赵旭将他扶起,也向其余众人解释道:“诸位随本王远赴东境,已失去了去争那京街游马、殿上见君的资格。如今本王也只是扶一把而已,有什么当不起的?就莫要推辞了。”
说罢,便伸出架势望向那位士子,那位士子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接受了。赵旭就这么一个一个的将这两百零一位士子都扶上了车架。
文人不似武人,他们的忠心用金钱是买不到的,尤其是年轻文人,那一颗心孤傲的如翱翔之鹰。但是也是很容易获得,“士为知己者死”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就如同现在这样。
两百余驾华贵的马车缓缓启动,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分外的扎眼。
馆中的张少爷冬天却摇起了折扇,颇为傲然的说道:“切!不就是马车吗?我自己就有。”可是这番言论却并没有得到什么支持,反而让周围投来的目光更加不屑。
与昨日一样,依旧是长串的车队驶出京城,算上赵府的共有四百多辆车驾,随行人员更是无数,只是今日不会再回去了。
皇帝的小太监已经在东城门口等待多时,为赵旭送来了宫中的匠造监。皇帝不适合出现在这里,今日四位边王都要离京。
从太监的手中领过着几百位拖家带口的匠人,赵旭又回头望了望这座京城,还是如此的宏伟,只不过下一次再见之时,定又是另一番光景。
如此也不再多留,催马向前,领着车队向东方走去。
只是那城墙之上,也有两双眼睛在看着。
“哥,他要去东边了吗?他为什么不来跟我告别?”
“别想了,妹妹,他娶不了你的。”
“那姑姑怎么能?”
“正因为有了姑姑,所以才不能娶你,赵氏不会允许有两位边镇的王爷娶贺兰族的女人。”
“是这样啊!”
“唉!”
…………
已经行至京郊的赵旭并不知道在京城中还有人牵挂着他,在年节之后,就刻意避开了那位公主,给不了结果,又何必徒增牵挂呢?
京郊赵旭的三万王卫也已整装待发,随着车队的到来,松散的部队开始集结,两相合一,齐向东境出发。
赵旭在向将领们交代好事宜之后,则是出现在了后面的车队中,将士子们纷纷聚齐。
“诸位可会骑马?”
“主君莫要小瞧我等,六艺我等也是拿手的。”
“好!那就让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第53章 赴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