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章
永州,龙阳山庄,祭园。
在龙阳山庄后山,有一处‘枪林。
立有枪兵七十七杆,有的只剩半截枪柄,有的已无枪头,有的锈迹斑斑,有的满是凹痕......。
整座祭园里的每一柄残枪,都是一具灵位!
大青色的象足石环绕铺设在枪林的四周,沿枪林一圈是常年不熄的油灯,整座祭园犹显浑然庄重。
祭园四周之外,全是密林成影的参天大树,树阴覆盖整个立枪祭坛,就算日照当空,这里也笼罩在阴影之下。
龙阳的‘枪墓,便是这里。
就是这七十七杆枪兵,奠定了龙阳枪法的正宗血统,这才有了绝世天下枪法的出处。
渝朝几百年,龙阳人持枪辅朝征战,一时战马雷云,枪出九荒,战绩与鲜血共染。
重忆当年的残阳之下,红缨何等决绝而悲壮,如今硝烟散去不在,黄沙沉静,渝朝皇位也几出继任。
虽说历朝圣人,都对龙阳山庄赞许有加,而真正属于他们的荣誉,只剩下这七十七杆残枪。
苏戊鼎站立在‘枪林祭坛的象足石上,左后侧是一位年逾古稀的枪奴,苏戊鼎唤他“三叔”。
他白发冠顶,竹簪束之,一身宽松长衣,后脊微驮,面色哀情的默立于枪林之前。
苏戊鼎望着眼前枪林,用低沉的话音说道:
“三叔,你说,我死后,‘傲雪能进枪林吗?”
枪奴老者听闻后,斜望苏戊鼎,说道:
“这是第三次了吧?还是那句,入‘枪林和龙阳山庄覆灭,那个重要?”
苏戊鼎听完,脸露失意,又闭眼片刻,道:
“只怪当时我太年轻,不听您的安排,却信了渝朝的鬼话。”
“千藤岭绝境换生,还是靠您救我一命啊”
枪奴老者听后,摆了摆手,嘴里道:
“莫提了,莫要再提了”
苏戊鼎还是忍不住旧事重提,说道:
“我也是跳崖后才反应过来,你断定千藤岭就是他们留给我的必死之地,于是你早在出发前,暗中把生还绝路,告诉给我带走的十二兄弟,要不然,他们都没去过滋国,更不可能知道那千藤岭有一处断崖,断崖下,还有一条隐秘小路直通落鹰河谷”
“原来在我挑杀百骑虎饕前,朝廷就已经把龙阳山庄定为敌人,这些年啊!多亏你替龙阳行权谋之策,让我纵横阖辟,与永州王合谋共生,要不然啊!如今,我连安放龙阳先辈灵位的地方都没有了!还妄想入枪林?真是可笑,可笑。”
枪奴听出苏戊鼎话里的深意,于是又说道:
“当年,渝朝背信弃义那是必然,你必死险境还生,也是必然!这不算什么,莫再提了。”
这话要从渝朝灭亡滋国的最后一年。
朝廷让龙阳山庄协助出战滋国,并承诺只要围下滋国都城‘昌阳,便大赦该国所有百姓和皇室,免于天下持久的战火杀戮。
于是,苏戊鼎亲率十二龙阳弟子去滋国,倾尽全力夺下数座险关要道,以损失司命龙阳弟子为代价,换来秦勋虎大军顺利合围‘昌阳城。
苏戊鼎见战场形势大局已定,便随即带领幸存的八名弟子回往龙阳。
渝朝大军的铁骑洪流,在兵临‘昌阳城下以后,城门大开,城中平民及皇室要员,信守盟约,愿共结和平。
渝朝圣人也本可因此名留青史,史官撰写功绩辉煌时,将昭告后世唯以效仿,也算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然而,大军刚进昌阳外城,褚啸山就接到密令,有人令他率队虎饕,立即大肆屠城,皇室人员,一概不留。
苏戊鼎与八名幸存弟子刚离昌阳不久,一路便屡遭埋伏暗杀,又折损弟子五名,一路逃至滋国境内的‘千藤岭时,只剩下四人。
&nbs
第66章 断崖还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