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八章:忠诚的海军[1/2页]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凑要饭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至于这朝鲜水师的将领为何要这么做。
      原因就在其口中的英伯将军。
      还有就是李氏朝鲜对大明的忠诚了。
      丙子胡乱后,朝鲜国内忠诚派受到打压,但奈何国王都是忠诚派,所以就算陆路被满清截断,朝鲜还是偷偷派出使者乘船走海路到山东,继续向大明朝贡。
      而朝鲜的军队,自然不乏忠诚派。
      满清每每命令朝鲜协助对明作战,朝鲜军方都是能糊弄就糊弄了。
      要后勤?
      “牛疫起于国中,道路泥泞,江水涨溢。”
      牲口病了,路烂了,还涨水了,运不动运不动。
      满清给压力的话,朝鲜国王寻思征调一些个武将带兵去意思意思。
      这些个武将要么称病不去,要么直接和手下副将撕逼乃至互殴,以“将帅失和”为由推脱。
      实在不行,真没办法的时候。
      比如明清松锦之战。
      朝鲜不加入这场大战那就铁定会被狠狠清算。
      没法子,只能含泪出手了。
      满清要粮一万石,行,给。
      要朝鲜水师袭击大明旅顺,行,我出兵。
      但是把,这一万石粮食出海之后,先是遭遇了一群蒙面黑衣的海盗,部分船队遭遇袭击,被“尽掠所载军粮而去”。
      随后,剩下的船队又遭遇了海难,船上粮食“遭风败没”“相继漂没”。
      最终,这一万石粮食成功送到清军手里的,只有六百多石。
      而出兵方面。
      朝鲜水师舟师上将林庆业率领有115艘船的船队出发,但也就是朝鲜到大连旅顺这点距离,这支船队途中因为各种“天灾海祸”直接失联或沉没了六十多艘船。
      且十天的路程,他的船队走了一个多月,接下来又是在渤海上方游荡了一个月,四月出发,六月好不容易撞上明军水师,打了第一仗。
      而这一仗吧
      林庆业暗自命令手下只能放空炮,并取下箭矢上的箭头,随后一开打,对面明军一看顿时也明白了。
      最终“及战,似甚力也者而辄不胜,两军死伤者亦绝少”。
      至于为什么明军水师会懂。
      因为林庆业在崇祯十二年四月十七日率领水师出发。
      但他送去大明的密信早在四月十五日就已经到了大明宁远。
      而这位林庆业表字英伯,就是朝鲜水师将领口中的英伯将军。
      巧的是,当时除了朝鲜水师在松锦大战展露出亮眼表现之外,根据朝鲜自己的说的,他们当时还派遣了数千的炮兵部队帮助清军。
      但满清国内却毫无关于这一伙炮兵的记载。
      有此前车之鉴,后面朝鲜水师面对进入渤海的明船都是基本都是假装看不见或逼退就好。
      而这种现象自然让朝鲜国内满人很不满意。
      要求派兵追讨明船。
      朝鲜点点头,当即就要任命因为之前的亮眼表现,导致皇太极点名不得叙用的林庆业出马,前去追讨明船。
      ….可惜被满人阻止了。
      如此这般,才有了如今空炮下的心领神会。
      至少这朝鲜水师将领是领会了。
      而就在林旺等锦衣卫领着船队直奔海参崴时,已然是一岁过。
      黑旗堡内堡多少也挂了几个灯笼,更因今日城内汉人知晓管事儿的将军要纳妾,一个个心知今日好处肯定少不了,都是欢喜。
      更别说从早上开始城内就开始忙着宰大牲口了。
      下水什么的中午就吃上了。
      吃肉这等好事自然得参与进去,所以就连丕余部,以及刚抵达的达斡尔人,也都被带动了起来。
   

第一百三八章:忠诚的海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