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一十章:演技[1/2页]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凑要饭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幕府军在和黑旗军交战,此时不动,更待何时?只要我等将山中小民和一众浪士聚在一处,无论是幕府军还是那黑旗军,都必然为了寻求战机而不得不重视我等!”
      不管是直接在后方拉起造反队伍还是宣布说要投黑,想要做大做强都是不行的。
      倭人是在高压之下整个世界最为温顺的民族,没有之一。
      其他民族难以望其项背。
      能忍受幕府和大名的统治,也能在军国主义的绑架下甘之如饴的在高压社会的底层挣扎,更能忍受被外族隐性殖民统治下转嫁到他们身上的苦难。
      当然,也因此享受到了利益。
      所以他们活该。
      江户时代,倭人的造反不能说是造反,只能称之为‘一揆。
      其原因一方面是幕府对武装造反的强力打压,另一方面就是地方上造了反,藩主就得倒霉,稍有不对就会被撤藩,所以藩主自己就会很积极的剿匪。
      再加上幕府在地方上推行‘狩刀令,没收农民手中的武器,实行兵农分离削减兵力数量但提高质量。
      变相加大了造反的难度。
      所以倭人的‘一揆在江户年间基本就变成了聚众闹事,顶天了放火打砸劫掠。
      目的就只在于引起藩主的重视,藩主为了不让幕府注意到,在领民没有持械武装为兵的情况下,多数都会妥协一下。
      作为代价,一揆领头人自然就得死。
      用自己的命迫使贵族老爷退让。
      这事儿自然不是倭人的专利,其他国度和大陆的小民干这事儿也不少。
      但江户幕府数百年统治期间,什么天灾人祸大饥荒地震海啸一样不少,大名和幕府对百姓的压榨只有更狠没有最狠。
      而日本自岛原之乱后,江户幕府再也没有出现过哪怕一次武装造反的记录,只有一揆。
      扛起农具耙子锄头什么的都算是兵了,但就是没有武装造反。
      所以真田守信想要拉起足够多的人‘一揆,那么就不能对底层的小民贱民说他们是要对抗幕府,人家没那胆子。
      造反对抗幕府,那是贵族老爷才能干的事情。
      而真田守信的造反背刺幕府军大业才刚开始。
      前线黑旗在后勤火药得到充足补给后,大规模动用飞雷炮三天前推了四十里,炸的幕府军哭爹喊娘后,也切实受阻了。
      山区就只能炸,炸了然后冲。
      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幕府军多是第一次见到飞雷炮的威力,被炸的几乎是望风而逃,如果不是山区和道路环境影响,其中两天还下雨了,不然推的更快。
      但坏事儿就坏在黑旗军在个别局部战场布防时挖起了战壕,拉锯之中使得幕府军发现了战壕对炮弹和炸药包的防御能力。
      人也学会了。
      挖在山区里头使得黑旗的炮火效果大打折扣。
      “因果循环了。”
      朱由检拿望远镜看了之后不免讪笑两声,各种意义上的遭报应。
      倭国境内总体占比高达七成的山地和丘陵地形还真挺适合打持久战和防守战。
      放下了望远镜,不代表朱由检就打算就此让战局僵持下去,让麾下各部士卒慢慢推。
     

第六百一十章:演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