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一十九章:上帝保佑[1/2页]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凑要饭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没打算让这些荷兰人走。
      或者说郑成功代表的大明帝国让走了,但在基隆港有黑馆一座的黑旗水师不想让他们走。
      奴人司的政策改了。
      本来三等奴的价格就贵。
      现在黑旗大清内都奴隶主们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将自己麾下那些一二等奴才换成三等的,三等奴的价格涨的也越发厉害。
      往台湾基隆的大清商船月前出发,当时政令才下,一个精壮奴隶的价格就已经飙升到了一百五十两。
      现在说不定已经涨到二百两了。
      说来好笑,这些身价暴涨的三等奴,往往在奴隶主手中待遇还要比一二等要好些。
      毕竟不用给工钱且打杀了后,奴人司最多只是罚钱,不会打板子。
      养好了服役个几十年呢,还能奴役其下一代。
      美中不足的就是其后代有了变成自由人的机会。
      不然有奴隶主都想好了。
      就跟配牲口似的,让强壮健康的奴隶配对,生下的崽子也健康,生的越多这奴隶也就越多,福泽绵长兴旺家族的好买卖啊。
      辽东本就兴私斗,更喜角力比武。
      现在让奴隶角斗在各地都是好节目,会做生意的勾栏里就有斗场,搂着衣着清凉露出大片肌肤的女人看着圈出来的场地中央的战奴互殴打的血肉飞溅,相当刺激,黄赌一起做,利润满满。
      所以在海外,境外贩奴也飞速成为了一等一的好生意。
      只不过眼下新政才公布,地方上管得严,出口转内销不好做,或者说不好卖到蓄奴业最鼎盛的辽东,经不起查。
      边境地区要么是苦寒,要么是高原。
      西域太远了,能弄到奴隶但运到京师的路程就足以让其利润大缩水,损耗也多。
      只有船运最好。
      胆大无脑的想着出口转内销,聪明的人已经在盘算上如何在海运奴隶时确保利益最大化了。
      “大人,小船在后面预警了很久,那些中国人没有追上来......公司在大明福州的那些船长......”
      前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湾总督科内利斯站在拥挤的甲板上,面上愁苦之色遮掩不住:“他们想追,我们无论如何也跑不掉,公司的船队早就在外面等着了,只是那巨舰让他们不敢靠
      【1】
    &nbs

第七百一十九章:上帝保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