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着许鑫竖起了大拇指。

 显然,俩人从开始聊起来这些事,精神层次就始终在同频着。

 或者说,站在导演的角度而言,他们的思维是共同的。

 陈珂辛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别人听不懂。

 但许鑫懂。

 而许鑫说的,外人或许也听着发蒙,但陈珂辛明白他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意思。

 在这一点上,俩人非常同调。

 而冲许鑫竖了一下大拇指后,他端着咖啡说道:

 “我觉得一定会是这样。香江在我看来,就像是大陆影坛的缩影。大陆电影如今正在走向通往最好的那个时代的道路上。但当它极度鼎盛的时候,当这一代演员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那一刻,也就代表着它在未来会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萧条期。”

 “……”

 许鑫这下不说话了。

 而是眉头皱了起来。

 没来由的,他有些烦躁。

 这地方不让抽烟可太操蛋了。

 不过烦躁之余……

 “萌萌,你去给我找地方买个口香糖去,卡蜜尔的电话你不是有么?”

 “好的。”

 苏萌快速起身离开了。

 而等苏萌离开之后,许鑫又琢磨了一会儿,才说道:

 “陈导,那您觉得这个周期是多久?”

 “不好说。”

 陈珂辛摇摇头:

 “香江电影辉煌了二十年,在2000年左右开始全面走向没落。但……从2000年后,这个世界的进步让我们这些上个时代的人好多都看不懂啦……就像是这手机一样。十年前谁能想到智能机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与其说会在什么时候没落,我倒认为,大陆电影市场的巅峰期,要比香江电影少的多。不止咱们在进步嘛,你看……”

 他冲着许鑫身后努了努嘴。

 许鑫扭头看了一眼后,发现是一大桌亚裔脸孔。

 “韩国电影这几年的势头同样很勐,日本也不差。以前在戛纳想见到韩国人,那是很难的。但现在……他们也算常客喽。”

 随着他的话,许鑫在陈珂辛脸上看到了一丝感怀与追忆并存的恍忽。

 他无从得知对方是在怀念曾经香江电影的繁华,还是沉湎于过去不愿迎接新明天的抗拒。

 其实无所谓的事情。

 就像是俩人今天讨论的话题一样。

 它的命题很大,但注定结果是无疾而终。

 因为那是未来。

 再怎么厉害的人,最多也只能依靠自己基于“现在”的判断,来找寻未来的方向。

 而不能跟重生一样,笃定那个不变的未来。

 更何况……重生本身也是一种悖论。

 因为知道未来,所以改变现在。可当现在改变的那一刻起,你重生前的未来,还是未来么?

 “不过,至少新一代的导演还后继有人嘛。”

 听到这话,许鑫抬头,看着他面露笑意喝咖啡的模样。

 虽然明知道他在夸自己,但还是很谦虚的摇了摇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哈哈~”

 陈珂辛再次露出了爽朗的笑意,回了一句: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说着,把咖啡杯伸了过来。

 见状,许鑫也端起了自己这杯咖啡。

 未来可期么……

 “叮。”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他还是记住了这位曾经在香江电影最黄金时代的导演,给自己充满善意与期待的赠言。

 慢慢走吧。

 一步一步那样。

 而咖啡入口,感受到那股苦涩之后,他想了想,忽然扭头对罗顺军说道:

 “罗哥,你把《合伙人》的剧本打印出来给陈导看看。

 ……

 古人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在察觉到陈导很喜欢富有年代感的故事后,他让罗顺军去把《合伙人》的剧本打印出来。

 其实纵观对方的电影类型,其实不难发现。

 他真的是一位很喜欢从时间的变化中,找寻两地人乃至两代人,在岁月的流逝之下,以“时间”为迭代框架自然而然产生冲突的类型导演。

 《双城故事》如此。

 《甜蜜蜜》如此。

 《投名状》亦如此。

 或者用句最简单的话来讲,“时间”在陈导的电影中,特别重要。

 宽泛意义上的那种。

 《合伙人》目前厂里的导演还没提交上来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对于这种讲述时代变迁的片子,许鑫觉得陈导可能会喜欢。

 并且,陈珂辛听到这话后,也并没有拒绝。

 虽然这种方式还挺“突兀”的。

 但今天这聊天聊的很愉快,人家既然不介意自己看剧本,那他就更不会推辞了。

 很快,罗顺军拿着一叠刚打印好的剧本回来了。

 许鑫交到了陈珂辛手上,说道:

 “陈导,这个故事您看看。”

 然后,才有了对方的那一番概括。

 陈珂辛看的还挺快的,满打满算,不到20分钟。

 显然是就了解了一个故事梗概。

 而看完剧本后,他就一个感觉。

 很合他的胃口。

 但这剧本是许鑫递过来的,他肯定得问一下情况。

 于是便问道:

 “这剧本,阿鑫你要拍?”

 “我不拍,我正发愁找不到人拍呢。这剧本是厂里投资,目前正在寻找导演呢。”

 他之所以这么说,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陈导几乎没拍过什么烂片。

 哪怕是他涉猎的惊悚、喜剧类电影,评分也都挺不错的。

 更关键的是,许鑫很喜欢《甜蜜蜜》、《投名状》当中,他对于几个主角人物情感的表现手法。

 细腻而含蓄的,善于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

 而之所以说他喜欢用“时间”来拍电影,也是因为他镜头下的角色很多都是在经过时间的锤炼之后,性格转化的非常自然,很少有生搬硬套的存在。

 这种影片的含蓄美,很符合《合伙人》这个剧本的气质。

 这片子难拿捏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故事结构,其实和《社交网络》挺像的。

 厂里之所以这么久都找不到合适的推荐人上来,原因就在于这些导演提交的剧本或多或少都借鉴了《社交网络》,几个角色脸谱化的地方很严重。

 与其这样,那不如让对方试试。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就确定了。

 这件事如果要陈珂辛来拍,那么银都肯定要过来掺和一份。

 就实力而言,全香江的导演,在某种层次上来讲,都可以说是银都的后花园。

 许鑫是发出邀请。

 陈导要是感兴趣,那回去就得让银都的人来和他沟通。

 这样大家会合作的更顺畅一些。

 但如果他不感兴趣,那就另说了。

 银都这一杯羹要分出去多少,厂里不会在意。

 因为这部电影的最终决策权在自己。

 投资多少,也是自己说的算。

 只要对方能拿出来过硬的影片思路,能给厂里带来足够的口碑,那么这片子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毕竟是兄弟单位嘛。

 而陈珂辛在听到了许鑫的话后,想了想,忽然哑然失笑的说道:

 “明明只是约你喝个咖啡,怎么却忽然给自己找了份工作呢?”

 见对方松口,许鑫赶紧补了一句:

 “陈导要是感兴趣,那就拿出个方案来试试呗。这戏银都和厂里可能会合作,不过现阶段还不急。这戛纳才刚开始,陈导先忙《武侠》的事情,等回国后咱们在坐一起聊聊?”

 “……”

 陈珂辛先是没说话。

 而是低头看着手里这份剧本,思考了大概十来秒的功夫,轻轻的点点头:

 “好。”

第700章 陈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