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身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又重新落座。
      刘寿又倒了一杯酒,环顾座中:“此番奔袭夜攻,实在有几分凶险呐!日后再有夜战,须得多派斥候探查,不可急于交兵。诸公切记此言,且再饮一杯!”
      众人又跟着喝。
      刘寿再端起第三杯酒道:“夜战失利,复战夺之,全凭诸公奋勇,三军用命,方能反败为胜。孤先饮为敬!”
      “且慢!”乐进突然出声打断,满堂的目光都看过去。
      乐进方才入城时已经先喝了点,此时带着两分醉意起身,环视众人,大声道:“将军躬击郭汜,追杀牛辅,此功孰及也?我等先敬将军!诸公,且同饮!”
      “好!”
      众将都应和,又共饮了一杯。
      乐进这才坐下,老老实实吃了几口肉,忽然又站起来,端着酒杯上前找刘寿单独劝酒。一旁的鲍信见状,也要来敬。
      乐进先一步跟刘寿碰了碰酒杯,正要饮下,却看见鲍信也在对着刘寿举杯示意。
      乐进酒劲上来,心里就不大乐意了,拿身子挡住鲍信,先跟刘寿对饮了酒,这才心满意足地看了眼鲍信。
      刘寿刚喝尽了一杯酒,典韦从身后拿过酒杯给重新他倒上。
      鲍信就只好在一旁捧着杯子干等着,看向乐进的眼神像要刀了他。
      乐进见此更加得意,他敬完了酒也不离去,等刘寿重新拿过酒杯,就赶在鲍信举杯之前抢先问道:“将军,营中将校,以谁最优?”
      刘寿半醉着,随口说道:“周公瑾、马孟起,彼二子最合我心。”
      说完,刘寿又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反正周瑜和马超在军中年纪最小,此时又都不在绛邑,刘寿这是借着酒劲说了大实话,正好避免提及眼前气场不对头的这两人。
      然而刘寿这句权宜搪塞之语,在文化人鲍信听来,却是另一层意思。
      趁着刘寿重新倒酒的功夫,鲍信对乐进低声道:“将军此言,是谓你我二人争酒,尚不如孩童乎?”
      乐进一听他说,酒劲都吓退了大半,赶忙应道:“嗯,你我各领部下,一齐敬将军吧。”
      “正应如此!”
      刘寿等典韦重新给他倒了一杯酒,再回身时,只见堂中一多半的武官都围在了眼前,每个都手里举着酒杯看向他。
      “都尉快来!”
      刘寿赶紧把典韦拉到身边挡酒。
      这般地左支右挡,好不容易众人都各回座位上吃肉划拳去了,刘寿给一旁吃瓜看戏的荀攸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先一后借故离了席。
      出得外面,今晚的绛邑满城都热闹着,军官和士兵们都在纵情吃喝。他们专挑着僻静处走,不知不觉,竟走到了关押俘虏的地方。
      刘寿暗骂一声晦气,转身就走。荀攸却上前去仔细看了看这些俘虏,才追过来问道:“此战俘获三千,将军打算如何处置?”
      刘寿想着经此一役各部都有减员,便道:“有愿降者,让诸将挑些充入部下,余者都带去临汾吧。”
      荀攸追问道:“临汾那边连日大战,俘获的段煨、牛辅两部士卒怕是有数万之众,将军可有打算?”
      刘寿虽然没想好这许多俘虏该怎么办,可是听荀攸这么说,便知其必有建议了。于是也不再费劲去想,笑问:“该当如何?”
      荀攸却不忙作答,又提起一事:“段煨为卢公所擒,待将军回转临汾,可要当面问对?”
      刘寿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模仿着学了出来:“到时候,我就问‘朝纲蒙尘,孤往长安勤王,太师何故阻拦?,而段忠明必答‘太师戍卫京畿,不敢擅纵外兵……问之何用?”
      荀攸笑道:“段煨良将也,且素不为卓亲任。其人若降,可使领其旧部。”
      刘寿觉得不太靠谱:“我还能使之攻其故主不成?段煨虽肯降,却未必肯助我攻击董卓,回去且观情势吧。”
      “不须使之南攻……呵呵呵,且观之吧。”
      荀攸从来不会对着他硬劝,见他不听,只是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而刘寿见此,心里也更加惦记起招降段煨的事来。

第131章 庆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