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可到底也是钮祜禄府的女儿,还是不能做到事不关己。
所以,梅香的话还没有说完,东珠就打断了她:“事不宜迟,咱们走吧!”
可一路上,东珠怎么想也想不通,遏必隆就算是下狱也不该是现在啊,最起码要等到鳌拜倒台,
算起来还有两三年之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还是说历史已经有所改变......
本在天坛祭天乞雨的玄烨,提前结束此行,即刻赶回乾清宫。
原来,是陕西总督白如梅上奏一封密报,惹得玄烨拍案惊起。
年前开始,陕西多日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年节都差点过不去。
他说,近日在绥德州一带天气阴沉,不久下起了大雨。
本以为是吉兆,可他当日亲眼所见,人们突然发现,成千上万条小鱼,随着雨水从天而降。
降雨倒没有求得,反而是天生异象。
但饥荒使得人们,不顾雨水,争相出去拾鱼,真是一出“不渔而获”。
玄烨看了密报后,不由得大怒。
自己明明在月前就派人调运粮食四百万担,分批送往各区救济灾民。还吩咐山西,甘肃,云南相邻各地巡抚,派发粮食赈济灾民。
此刻怕是早该到了,粮食虽不太多,但至少也可解燃眉之急。若说没有收到,那么这些粮食究竟是到了何人的口袋呢?
白如梅在奏章中慷慨陈词,大诉自己在其位而不得其权。
底下众人虚与委蛇,借故不听命于他。自己也不得而知那几百万担粮食到底送往了何处。
他叫了明珠过去,而后说道,“去把遏必隆给朕找来,叫他即刻入宫来见朕!”
说罢,明珠便匆匆离宫而去。他虽然疑惑玄烨为何会突然传召遏必隆?
但见玄烨面色不佳,也知此事非同小可。所以不敢耽搁,立即出发去了钮祜禄府。
乾清宫内,玄烨正襟危坐在前殿书桌前,他命人点上龙涎香,暂时定了定心神。
此时,紫禁城外,宫人都在清理道路两旁为数不多的积雪,屋檐结的冰渣和倒挂着的冰溜子已经渐渐融化。
殿内静的可怕,只有水滴声不断传入神经。
平添了几分紧张感。遏必隆悄声无息地进门,下跪叩头,“微臣给皇上请安,不知皇上急召微臣入宫觐见,所为何事?”
遏必隆抬眼看了看静坐的玄烨,他面容平静丝毫看不出此刻的心情。
自己一路上跟随明珠,过来时也曾开口试探。但是明珠坦言相告,说是他也不知。
这下,遏必隆更是犯嘀咕了。只见玄烨随口说,“平身吧,赐坐。”
遏必隆一听,忙回,“谢皇上。”而后,起身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遏必隆,你可知罪?”玄烨开口,语气还是那么平静。
倒是让坐着的遏必隆,惊得一下子弹起身。而后下跪,“皇上,老臣糊涂,但是老臣所犯何罪,实在是不知啊?”
玄烨起身,走到了他面前,厉声道,“遏必隆,朕再问你一句,朕命你拨去陕西赈济灾民的粮食可有送到啊?”
玄烨说罢,遏必隆支支吾吾半天,最后只说,
“老臣的确问过护送的车队总管,那粮食已经押运过去了。至于,至于其他的,老臣......”
“还有其他,其他什么?你抬起头来,好好回话!”
遏必隆,你以为在朕和鳌拜之间左右逢源,你就可以自保了吗?”
第37章 家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