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0章 变动的历史轨迹,武科定局[2/2页]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都讲一讲,明天辰时初刻放榜!”
      “臣等遵旨!”
      李邦华等三人行礼后离去。
      东暖阁内,崇祯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
      这次武科出现了太多事情,诸如猛虎二将、大明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王来聘,以及大明最后一个战略大师堵胤锡。
      这个四人虽然还是原来的四个人,但人生轨迹却是和历史上的不一样了。
      猛虎二将绝对没有参加过武科,但现在参加了。
      王来聘是崇祯四年参加的武科,而堵胤锡更是弃笔从戎了。
      只是思索了一会儿后,崇祯便想通了。
      他是穿越而来的,这半年来做了很多的事情,历史轨迹若是没有发生变化,那才是奇怪了。
      如果没有发生变化,那还谈毛线的改变结局,享受十几年,等着自挂东南枝好了。
      但并不代表着历史轨迹就此彻底的发生变化了,大明的结局怎样,依旧不好说。
      他依旧得小心谨慎再谨慎,只有将建奴灭掉,他才能放松下来。
      想通了之后,崇祯便在纸上写上了堵胤锡、陈奇瑜、洪承畴、张煌言。
      这四人是除孙承宗、袁可立外,明末最出名的四个战略家了,虽然张煌言现在才十岁。
      他在考虑要不要成立一个类似内阁一样的军机处,专门负责军队的建设和指导,以及战略方阵的制定等。
      崇祯陷入沉思的时候,贡院监试厅大堂内,李邦华三人带着崇祯评阅后的试卷而来。
      看着大堂内的众考官:“诸位大人,策问前十的试卷陛下已经过目了,陛下示下立刻统计分数,明日午时初科放榜,开始吧!”:???
      众人也不多说话,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忙而有序的开始拆封、唱名、计分,速度是极快的。
      “河南卫辉,曹威,策问19.79分!”
      ……
      “湖广长沙,魏春风,兵法36.69分!”
      “南直隶昆山,丁月钱,营阵3.96分!”
      ……
      “山西榆林卫,虎大威,武技10分!”
      ……
      一声声唱和声从贡院的点名厅、守备厅、誊录厅等等公堂内响起,每唱和一次,都有五人同时记录。
      记录完后,五人同时核对,别说是分数错了,即便是顺序错了,都需要重新记录,以确保无误。
      有道是人多力量大,一千多人的试卷统计速度还是很快的。
      “李大人,孙大人,忠贞侯,戊辰武科的成绩统计出来了,”
      两个时辰后,监试厅大堂内,一名同考官拿着统计好的结果汇报着。
      坐着喝茶的李邦华、孙承宗、秦良玉三人顿时来了精神,李邦华站起来急促的问了一句。
      “武状元、榜眼、探花是谁?”

第170章 变动的历史轨迹,武科定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