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了摇头。
“切,爱干不干,滚了就别回来!”
祢衡看向那名少年远去的背影,啐了一口浓痰,继续摆弄着手里的植株。
“主人,你是国师大人唯一的弟子。
为啥国师大人要把你从交州召回,送到这里耕田来了呀!”
身边的童子替祢衡不甘的嘀咕。
“咚!”
结果被祢衡狠狠赏了一爆栗。
“我老师的谋划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以看透的?
老师自然有老师的打算,你管的着嘛!”
童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识趣的闭上了嘴。
无论是庞统,还是祢衡。
他们从族内带出来从事杂交水稻的少年,根本没几人能够坚持的住。
这枯燥、无聊、不体面的工作.....
现在,留在祢衡身边的,只有他不离不弃的随身童子了。
........
泰山之行结束了,回到府上,左飞集结了麾下所有的核心谋士。
“回禀主公,杂交水稻已经依据您的意思,初见成效了。
想必明年的秋天,少不了一番大丰收!”
诸葛亮施施然的对左飞拱手轻声道。
左飞看向诸葛亮与庞统,两人都黑了不少。
诸葛亮还会注意下仪表,庞统整个人跟农民几乎已经毫无区别!
裤腿拉到一半,脚上全是干掉的泥巴。
那身儒服早已不知被他扔到哪里去了,穿着一身大褂,脖子上围着条毛巾。
一身汗味,隔远便能闻到。
“嗯,两位辛苦了。
你们都有经天纬地之才,我却让你们终日与些庄稼打交道,你们心中,可有怨言?”
诸葛亮摇了摇头,庞统嘿嘿一笑。
“主公自然有主公的想法与谋划,我们只管执行便可!
哪来那么多的哀怨的。”
庞统洒脱的说道,端起酒碗一口闷下,招招手,又让下人满上。
左飞点了点头。
........
“民以食为天。
杂交水稻,必须不断精进。
如今只是初见成效,不可傲慢。
等将来的产出,数倍于现在,甚至一捧水稻,高大如车盖时。
你们便知道,自己在做一场如何伟大的事情!”
“数倍?”
诸葛亮与庞统俱是一怔,如今大概比以前增产了40%,已经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数倍,可能吗?
莫说高大如车盖,若真是那样岂不是得数十倍于现在了?
即便是实现了数倍的产出,那天底下....也将再没有人会为粮食而发愁了啊!
想到这里,诸葛亮与庞统俱是两眼圆瞪,不可思议的看向左飞。
“说句不好听的。王朝总有兴衰,我们一统大汉,或许为天下百姓带来了百年,或是数百年的安稳日子。
但只有粮食产量跟上来了,才是让天下万民,世世代代都远离饥荒的擎天之德!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你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所立下的功德,古今往后,都无人能够比拟!
明白了吗?”
诸葛亮与庞统的目光愈发的璀璨,之前他们只是听命于左飞。
直到第一批杂交水稻成功,产量大增后,方才略感欣慰。
时到今日,他们才知道。
原来左飞,留给他们的是千秋之功啊!
第442章 民以食为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