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年,荷兰十四个大家族联合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展大规模地印度殖民和贸易。由于印度物产丰富,海上贸易成本低,运量大,荷兰很快尝到甜头,不断扩充在印度的存在。
詹姆斯一世也想分一杯羹,但奈何,西班牙联合葡萄牙牢牢把住比斯开湾,对荷兰的商船大开绿灯,对英国的商船不是官方刁难就是海盗骚扰,始终不能如意。
1603年,詹姆斯一世娶了丹麦国王斐烈特的二女儿安妮公主,因此英格与丹麦走得很近。既然无法突破南下的航道,英格兰试图开辟北向航线,试图绕过北冰洋从白令海峡南下。期间丹麦政府提供了众多帮助,多次试航均告失败,詹姆斯一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对欧洲贸易上。
对大陆的贸易一向是英国最重要的贸易,但对欧贸易受英国与大陆诸国的外交关系影响很大。
其实不只詹姆斯一世,英格兰历史上很多国王都跟欧洲不对付,特别是法国,曾经灭了英格兰,英格兰一段时间的官方用语是法语。至今英国词汇有一半来自法语,因此,都德的《最后一课》对英格兰人民也是适用的,只不过换了一个角色而已。
英格兰的军队曾多次登陆伊比利亚半岛,但都给西班牙人赶下海,而西班牙虽然没有登陆英格兰,却在海上展开疯狂报复,两国可谓世仇。
时间到了1619年8月,詹姆斯亲笔致信西班牙国王费力佩三世,费力佩认为这是英格兰放低身段的表现,试图通过开展足球外交来缓和两国关系。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西班牙海军对海上往来的英格兰商船的盘查也略微放松,对游弋在比斯开湾外海的英格兰护航海军态度也显改善。
两国海军在海上见面,一改剑拔弩张的态度,互相通过旗语打招呼,甚至挥手致意。英格兰的军舰有时甚至友好的靠近西班牙的船只,高声交流踢球心得,扔几罐朗姆酒,打闹一番。
西班牙的海军对英舰的靠近最初还有点不适应,显得比较警惕,后来习以为常,也就放松了。
借这个机会,英国几家大的家族联合派商船前往印度,乘机设立了英属东印度公司。
莱茵哈特对东印度公司很感兴趣,想要入股,在征求陈东的意见之后,放弃了该打算。
陈东力陈殖民贸易的残忍和对当地造成的破坏,殖民过程的艰辛与投入,这一切均不比不过金融,因为无论国际贸易、殖民地开发,归结到最后,都是钱的问题。
莱茵哈特向财政部长提议,要把伦敦的证券交易市场规范化,提高融资额度,降低融资门槛,同时,要建立信用制度,提高公信力,这一切都得到部长与王室的支持。
陈东不是没想过要挽救大明王朝。1620,也就是一年时间之后,万历皇帝于1620年8月18日,年老力衰的明神宗朱翊钧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
朱常洛继位后,郑贵妃进美女十人,明光宗朱常洛只坚持了十天就被掏空身子,后因吃了方士进献的红丸毒发身亡,在位一个月。
随后的继任者朱由校是华夏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再来后十七年,大明就亡了。
搞乱英格兰陈东有信心,要挽救大明王朝,他可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一个月的时间换了三个皇帝,自己有通天的本领,也搞不定。
但是,陈东仍然让莱茵哈特派出一个商队从广州出发北上,以申请开埠通商的理由申请晋见朱由检悲催的崇祯皇帝,并携带了自己写的一封信。
虽然要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是不可能的,但陈东仍然想在华夏政府官员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那就是要睁眼看世界,要了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改变。
在这封信中,陈东建议大明王朝与莱茵哈特合作,开展对欧贸易,把华夏的茶叶、瓷器、香料、丝绸、布匹运往欧洲,同时,建议王朝重拾下西洋航线,与南亚诸国开展往来,提升国力,以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一百多年后对华夏造成严重伤害,荷属东印度公司侵占了台湾,是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要阻止欧洲殖民印度是不可能的,但善加利用不是不可能,那就是要分化荷兰与英格的关系,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内斗上。虽然英荷两国有姻亲关系,但王室的关系与贵族的利益是两回事。
贵族发起飙来,国王的头都能砍。
是时候了解一下摩罗呵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彼特兄弟中有一人,罗格.考伊斯,喝酒那叫一个猛,根据陈东的观察,只怕跟北欧神族拉扯清。毕竟,血族、地狱使者、石匠工会的人都齐了,加个混沌来客也没有什么出奇。
在自己的寓所,陈东点上蜡烛,烧了香熏,诵读摩罗专属咒语,陈东如愿出现在大魔王的宫殿。
摩罗呵的状态明显比几个月前好多
第四十二章 东印度公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