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布朗的奶茶市场知名度高,品质优良,很快吸引到很多想创业的人加盟,不到三个月,布朗的奶茶店开遍了不列颠岛。
一些精明的职业经理还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比如:加盟店必须统一门头设计;控制同门竞争,两间家盟店之间至少要间隔1英里的距离;必须使用统一的问候语;要组建专职的培训师资险,开展统一的培训。
对这些建议,莱茵哈特一一采纳。不到一年时间,莱茵哈特家族逐步退出奶茶实体店运营,转而从事连锁加盟,打出另一片天地,这是后话不提。
“子爵大人,最近伦敦,不,整个英格兰全境,报纸发展极为迅速。为了与我们竞争,他们不惜发动价格战,把报纸的发行价格降到0.75便士的超低价,同时降低广告收费。”
“目前市面有几家报纸?都是什么类型?”
总主编是一个能干的人,来汇报之前已经把基本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大人,目前伦敦有15家报纸其中新闻类5家,文娱类3家,财经类2两家,另有四家什么都涉及,还有一家专门刊登分类广告,这些报纸后面往往不是家族就是财团,实力不容小视。”
“目前《泰晤士》报的订阅量是多少?咱们一个月的营收利润多少?”
“子爵大人,目前我们的订阅量稳定在10000万份左右,每个月的营收利润约有1000英磅。虽然我们仍然一家独大,但现在群雄并起,报纸形式多样,形势不明朗。”
“通知下去,报纸订阅价格不变,广告费用打8折,与报社的高管、记者签为期3年有合同,不愿签者可以自行离职。”\t
“少爷,这样的话,可能导致营收减少,中高层离职增加。”
“无妨,咱们这是打价格战的阳谋,就是要把这些新报扼杀在摇篮之中。”
一个礼拜的时间,价格战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这些新报纸由于创办时间较短,底蕴不深厚,本来就在夹缝中求生存。《泰晤士》报广告费用一降,各大商家自然选择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以求广告效果最大化。
一个月之后,这些新报刊渐渐感受到价格战威力。一方面销量本就不大,广告投入少,营收降低;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宣传,打开市场,开支不断增加。早期为了与《泰晤士》报抗衡,很多小报花高价从《泰晤士》报挖墙角请人。现在要开工资了,老板觉得有点肉痛。
各大家族显然不是吃素的,也开始打价格战,小报的广告费用本来就只有《泰晤士》报的八成左右,现在果断跟进价格战,将广告费用打七折。在发行方式上,甚至采用赠阅的方式打开局面。
“通知各商户,为了庆祝海军节,报社推出五月特惠套餐,价格五折,六月份价格恢复正常。推出国家品牌建设计划,报社将为著名品牌推出度身订造的品牌包装计划,七月份将联合有关机构开展第一次大不列颠“十大品牌”评比彰。被评上的将有机会作为英国制造的代表,享受“弛名商标”荣誉称号。”
“老板,这样的国字号评比由咱们报社操刀合适吗?”
“冲你这句话,就要给你加工资。忘了你家子爵大人是干什么的吗?”
“谢厅长大人厚爱,还请厅长大人明示操作规程。”
“从明天起你就是帝国工商企业联合会的首任会长,贵会将受商务厅的委托,开展品牌培植计划,力争用两年的时间,把英国制造的品牌擦亮,树立‘英国出品,必属精品的形象。”
莱茵哈特就喜欢这种一点就透的人。前不久,他向财政部长提出打造英国品牌计划,培育一批精品与大陆展开竞争,经部长同意并报王室批准。
特别是现在远洋贸易如火如荼,如果品牌质量不好,那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八十六章 莱茵哈特的战争(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