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实施大约两个月后,一众小报顶不住了,特别是坊间传出,工商企业联合会与《泰晤士》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委托《泰晤士》报发布与十大品牌评比有关的消息,展播中选的企业品牌。
现在即使是投分类小广告,除微型企业之外,多数选择到有影响力的大报。一众小报不仅订阅量大减,广告收入也成断崖式下降。
只短短两个月,一些小报已经准备关张,一些曾经从《泰晤士》报跳槽过去的编辑记者叫苦不迭。
“现在与那些经营不善的报社进行谈判,我们将但出援手,全面收购。”莱茵哈特发出最新指令。
“可是我们接收这些即将倒闭的报纸有什么用?只要增加我们的负担,拖累我们的发展。”
“不要小看这些报纸。人们的阅读需求是多方面的,既需要高大上的正论,也需要上不了台面的歪论。既需要情操高尚,胸怀天下的的正能量,也需要看一些低俗通俗甚至**这些发泄阴暗情绪的负能量。既需要投资金融战争方面的资讯,也需要小说戏剧诗歌笑语陶冶性情。”
这是陈东在办《泰晤士》报时给给莱茵哈特提出的意见。出版业不仅是一盘大生意,更是操控舆论,引领民意的重要手段。在未来记者会成为无冕之王。未来新闻业会成为除政府之外最重要的社会治理力量。
莱茵哈特还记得那次与陈东餐聚时,听到这番言论,自己的刀叉都掉在地上了。“无冕之王?第二政府?这话要是被警察厅的人听到,告到国王那里,哪怕自己是财政部的预算处长,都只怕没好果子吃。”
两年过去了,莱茵哈特越来越感受到出版业的威力,特别是新闻出版业,可以轻易左右舆论与民意。同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如果自己不能走得更高更远,报社没有强力支撑,也会在政府的打压下一朝崩塌。
“那些从本报社跳槽的编辑记者怎么办?”
“这个社会还有很多读书人怀才不遇,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对不遵守契约的人来说,这一次就给他们一点教训吧。”
“是,老板。”
不到一个星期,伦敦的新闻出版行业就遭到了一次大洗牌,除几家体量较大,背后站着大家族的报纸还在坚持,已经有十家小型报刊转投《泰晤士》报门下。
横空出世的《泰晤士》报业集团拥有十家子公司的重大新闻,居然悄无声息,没搞出什么动静。而陈东作为《泰晤士》报的重要股东,自然占有对十家子公司拥有重要决策权与管理权。
目前,市面上《泰晤士》报一家独大,《金融时报》以其独到的专业视角在金融细分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由于整个社会的金融事业还处于萌芽阶段,《金融时报》仍属于小众专业类报纸。
《日光报》聚焦于奇闻怪谈、下里巴人,手法粗糙,极具煽动性,由于其不专业,专注低价滥情,反而受到好奇心重的八卦人士的喜欢。
《守卫者报》位于曼彻斯特,是一家以休闲娱乐为主攻方向的报纸,兼顾新闻与财经,由于有曼彻斯特公爵的支持,拥有一定的实力。
一超三强的格局已经成立,莱
第八十八章 莱茵哈特的战争(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