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们住在十六楼,能够很好的看到整个中关村的全貌。
这会儿到了晚上,很多大楼都还灯火通明。
悦悦小心翼翼的数着远处银科大厦的层数。
刘茹则是依偎在左思巍身旁,问道:“白天你在咖啡厅见得那个老人是谁呀?”
“联想的总工程师。”
左思巍没有睁眼,他在静静的思考。
这次来京都,他是想一下把事情全都办完,但倪老丢出来的一千万的问题,就像个拦路虎一样,拦住了他的去路。
很可能赴京的进程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说实话,现在让他拉来一千万的赞助,他是没有十足的把握的。
一个没有背景,没有成绩的人,在整个中国都不起眼,更别说中关村这个人才汇聚的地方了。
所以很多方法,他只是想了一下就排除了。
这一千万只能用不是办法的办法才行。
左思巍想到了金山,想到了联想,想到了四通,想到了方正……
但还是一团糟。
赞助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四通和方正不侧重技术,偏商业。
可能性会低一些。
这种公司不是不会投科技产业,五百万一千万对他们来说也不是拿不出手,只是需要足够了解和熟悉。
或者说这种公司的投资,称之为关系投资。
可能不介意你是否成功,因为他们知道后面的日子长的很,他们有足够的信心通过你的关系把这五百万翻倍赚回来。
所以和这种公司谈技术投资,是浪费时间。
左思巍心里跟明镜似得。
那剩下的有机会谈通的就是金山和联想了。
金山是难度最低的一个,现在公司正面临难题转型,左思巍可以给他们方向,比如做芯片就挺不错。
但问题是,金山谈判难度低,账上的钱也少。
公司亏的搬出中关村,只留下一个科研所。
估计问联想求来的五百万现在还没有到账呢。
所以要想凑够一千万,他还得从联想身上去想办法。
这是倪老的老东家。
倪老因为坚持芯片,坚持技工贸的方针被排挤出联想,难道联想会转头支持倪老的梦想,给他五百万天汇投资?
这很难,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既然联想有钱,那左思巍还是不会放过从他身上薅一些羊毛。
而且商业运作从来不是火一成不变、光明正大的,有些时候,一些必要的手段还是很有用的。
想到方法,左思巍就从床上爬了起来,一个人坐在台灯下沙沙的写了起来。
一阵回忆,加上润色,一篇《中国芯,一个未雨绸缪的大动作》文章,就这么横空出世。
在这篇文章中,左思巍主要以旁观者的视角将倪光南的事迹写了出来,当然更大的篇幅,放在了国产芯片的必要性和技术壁垒以及解决方案上。
整篇文章洋洋洒洒将近五千字,左思巍简单修改之后,这才躺床休息。
次日一大早,左思巍在楼下给妻女买了早餐,就一个人去了联想公司。
这次有倪南光打招呼,他很顺利的就进了倪南光的办公室。
当倪老看到左思巍的文章后。
连连拍案。
第22章 一家四口,故宫游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