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不过神仙难钓午时鱼,何况还是在近岸浅水区,鱼群的活跃性和进食欲都普遍不高。
所以此时大伙的上鱼情况都不怎么好。
不过鱼群活跃性不高,游动速度放慢,活动区域变小,
倒是有利于那些射鱼人的射猎捕捞了。
黄子名就有看到外围海面上有两个时隐时现的射鱼人,收获好像还蛮不错的,
身后拖着的鱼篓已经装有不少的渔获。
所谓射鱼人,顾名思义就是从事射鱼的渔民,利用射鱼弹弓,潜入水里,寻找鱼群,射猎鱼群。
射鱼弹弓就像古代的射弩一样,不过要比射弩简便易携,
而且射鱼弹弓的威力更大,就算隔着近十米远的水层也能轻易射穿鱼身。
射鱼弹弓是由高强度的皮筋,和带有倒钩的锋利鱼镖,还有收放线轮组成。
只要能找到鱼群,出手时机把握的好,射箭的准头够准,是很容易就能射中鱼货的。
黄子名看得心里痒痒的,既然此时不好钓鱼,他决定也去买副射鱼弹弓来试试。
反正射鱼捕捞需要的装备不多,一副射鱼弹弓也就一千来块钱。
……
射猎鱼对他来说实在没什么难度,水眼金睛寻鱼之下,总能在十米以上的浅水区很快找到鱼群,
加上他的潜水速度和敏锐的判断力,每次出手总能射中一条鱼,有时候甚至是双杀。
这不,只捕了两三个小时,他就收获了三四百斤的渔获。
傍晚五点多,黄子名就一脸丰收喜悦的心情,拉着半车的渔获往码头开。
不过,当回到码头售卖渔获时,黄子名发现渔获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有点要砸在手里的感觉。
主要是因为射猎到的渔获,很快就变成了死鱼。
虽然黄子名也在皮卡车厢上准备了冰块,
但他在离岸边两三百米远的海里,总不能捕到一条鱼就拿回车上放,
都是捕到半筐半筐的才往岸上拿,那样渔获就没有那么新鲜了。
加上此时码头上多的是生猛新鲜的海鲜渔货,精明的鱼贩自然都表现出,一副不乐意收黄子名渔获的模样。
商人逐利,即使是之前和黄子名有过两次大交易的何有财,
此时也是一副挑三拣四,目的只有一个,压价!
“小名啊,这次渔获真不行啊!
你看,这些鱼鳃都是比较干燥而且已经变成了暗红色的了……”
何有财翻看了几条鱼的鱼鳃说道。
“这个鱼眼也不行了,一看就是保鲜不及时,价格给不了多少了!”
也有其他的鱼贩纷纷挑刺道。
黄子名有自己的判断,其实渔获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差。
有经验的渔民鱼贩都知道,判断死鱼是否是新鲜的两个重要依据就是:
看鱼鳃和鱼眼。
如果鱼鳃是水润润的,鲜红色的;鱼眼是饱满的,富有光泽的;那就表示这条鱼还很新鲜的。
反之,如果鱼鳃是干燥的,暗红色的;鱼眼是凹陷的,无光泽的;那表示这条鱼就不新鲜了。
大家都是一个山头上的狐狸,黄子名不想跟鱼贩们扯太多的聊斋,直接说道:
“那几位老板能按什么价格收?”
“老虎鱼单价20块,石斑鱼18块,鲈鱼15,黑鲷……这是我能出的最高价了。”
“我最高也只能出这个价。”
“这鱼身上还有那么多穿伤,卖不上价格,我不用出价了,让给你们了。”
……
有人出了白菜价,有人干脆不报价,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配合同行演戏。
毕竟遇到利润不是很高的渔获,互相帮忙烘托,拉低下货主的心理价格预期,还是很常见的。
黄子名也懒得再还价了,按这情况,就算还价也高不到哪去。
批发收购不成,那就只能摆摊零售了。
在码头上零售,竞争也同样大,几百斤渔获不知道要卖到什么时候,
黄子名想了想,干脆就拉回了学校美食街,准备在自己看中的那家店铺门前摆卖。
第134章 新的捕鱼方式,但渔获卖不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