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们都在食堂呢。”
      “老爷您不知道,这村里有好几个食堂,昨夜咱们吃宵夜那个只是其中一个小的。”
      “听说村里大半的人一日三餐都在这食堂吃的,家中很少开火。”
      邹木满心欢喜地同自家老爷说着自己先前了解到的消息。
      邹老爷听得兴致盎然,笑问:“邹木啊,那你可知他们为何都在食堂吃?”
      这食堂,应当就是就是大厨房一样的存在吧。
      即便他邹府荣耀当年,全府上下主仆也不过几百人。
      供应一万多村民饭食的大厨房,工作量该有多大?
      邹老爷子心头更加好奇了。
      邹木见老爷来了兴致,神秘兮兮地道:“老爷,这村里有好多作坊!”
      “听说村里人都在各个作坊干活,没在作坊干活的也有农事忙活。”
      “就连年幼的幼童,年迈的老人都各有分工。”
      “这食堂能节省许多时间,所以村里几乎无人在家开火。”
      主仆二人一路聊到了食堂,看到的便是手拿餐具的村民排成长队。
      邹老爷子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邹木轻车熟路地引导着老爷往一旁走。
      避过拥挤的人群,主仆二人来到角落的桌子里。
      同行一路,工匠们见到邹老纷纷打招呼。
      几人毕竟是楚清宁特意进京带来的高级人才,自然不会忽略他们,安排了几个帮工随时关注几人动态。
      食堂便是帮工带着他们来的,入座后,很快便有人给他们端来食物。
      玉米碴子粥,窝窝头,馒头,白米粥,虾仁粥......
      蒸红薯,煎鸡蛋,水煮鸡蛋,煎的腊鱼块,新鲜鱼丸.
      清炒绿叶小菜,自己腌制的咸菜应有尽有。
      几人惊呆,尤其是造船工匠们眼都不敢眨。
      在京城时,他们一日三餐极简。
      每餐有个肉,便已超出许多人家,何时见过如此丰富的种类?
      邹老山珍海味见多了,倒是第一次见种类如此丰富但看起来却不奢靡的早食。
      山寨里的人遭受过旱灾,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杜绝浪费食物。
      帮工给几人端来的食物分量并不多,正好一人一份,每样都能尝尝味道。
      邹老爷子最先下手的,是从未见过的红薯段。
      入口软绵绵,味道甘甜。
      将将吃完一小半段,胃口小的邹老爷子觉得自己已经饱了。
      他不禁脱口而出:“这是何物?”饱腹感如此之强。
      帮工得了楚清宁的吩咐,就站在几人身侧不远候着。
      听到邹老爷子问话,上前笑着介绍道:“老爷子,这个呀叫做红薯。”
      “这红薯是我们小姐发现的,此前姜国并未出现过。”
      “这红薯味道好,吃法多样,能蒸能煮能烤,最主要的是这红薯十分饱肚。”
      “此外,这红薯藤曼可以用来喂猪,红薯叶子可以作菜。”
      说着,帮工还指了指桌上的一盘绿叶菜道:“这一盘便是炒的红薯叶,各位可以尝尝看味道如何。”
      大伙一听,纷纷将筷子伸向了那盘红薯叶,邹老也不例外。
      嗯...这味道谈不上多好吃,但并不难吃。

第167章 初来乍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