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本低廉,这如何不让人震惊?
邹老爷子急切地同楚清宁继续确认:“小宁,你先前说的可是真的?”
\"若是纸张成本下降,配合这印刷术,这将造福全天下人啊!\"
\"小宁啊,这法子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楚清宁点了点头再次证实事情的真实性。
至于这方子何来的?
“这些都是清宁从一本书上看到的内容。”
“那本书在当初逃离京城的时候遗失,如今不知在何处了。”
正想问是哪本书的邹老,脸上喜悦瞬间消失,他叹了叹气道:“可惜呀,这般神书若是存在,里头定然还有许多有用的知识。”
“幸好你这孩子记住了这造纸法和活字印刷,幸好啊!”
邹老爷子感慨半天又缓缓道:“这刻字的字版,老夫也想出一份力。”
“老夫别的事情帮不上忙,写个字还是可以的。”
楚清宁求之不得呢,邹老爷子一开口她便爽快地应下了。
“多谢邹老,此事就麻烦您了。”
“晚辈要去寻人说说这造纸术,邹老不如同行?”
——
要研究造纸和印刷术的消息在山寨引起轩然大波,村民们每日干劲更足了。
而后,造船工坊和琉璃坊招募学徒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身处在四面环海的孤岛,造船手艺有多么珍贵村民们心知肚明。
这琉璃虽然谁都没见过,到价值千金还是听说过的。
归村种地三村的适龄村民都赶回了山寨,若不是这学徒有年龄限制,恐怕所有人都想凑一番这个热闹。
时光在忙碌中一点一滴流逝,山寨所有人的重心全都放置在了几个工坊。
半个月后,木工坊传来好消息,已经成功刻出了不少笔画少些的字模。
造船工匠们开始融入这个大家庭,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木材准备就位。
造纸坊修建完毕,原材料用到的竹子已经放在池子里浸泡,等待下个半月后便开始下一步工序。
琉璃作坊学徒已经到位,窑炉搭建完毕,此时正在烧制第一批琉璃。
山寨忙得如火如荼之际,大古镇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楚清宁的吩咐下,云薇娘和严青重操旧业,车马店对外营业了。
二百多名护卫队的队员以及新加入的四百多流民都生活在小镇上,荒废的小镇重新活了过来。
“头儿,你看,前头地里有人在种庄稼!”
武平带着一行人刚靠近大古镇的地域时,其中一个眼尖的守卫率先发现了不同。
“有人种庄稼?怎么会?”众护卫只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月前的大古镇还空无一人啊!
待队伍往前行上百八十步,庄稼地上的人影越发清晰了。
后头跟随的一串百姓不明所以,看到田间有人在忙碌,兴奋得很。
“乡亲们,你们看呐,有人在种地。”
“有地种肯定饿不死!咱们来对地方了!”
武平等人心底忐忑不安,他该怎么跟这群百姓说,种地的并不是他们的人啊。。。
?G等等!
刨地那些穿的衣裳,不正是山寨发放的护卫服吗?!
第172章 印刷术和造纸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