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不答,伸出三根手指。
      “三万两?”王旭试探猜道。
      “你真敢想!他要贪污了三万两,朕要他死无全尸!”朱元璋声调都提高了好几度。
      他看着王旭,努努嘴:“三百两。”
      “那父皇问我,肯定是觉得杀了他可惜了。”
      王旭摸清了朱元璋心思,开口道:“我也觉得不该杀。”
      “人非圣贤,岂能无欲无求?”
      “贪官污吏,历朝历代皆有,岂是一朝能杀尽的?”
      “为官者,德、才不能分家。”
      “有清官苦读五经数十载,虽然清廉,但不懂如何治理麾下,使整个地区的人困苦,这样的清官是父皇需要的吗?”
      “有贪官受贿于商人、劣绅,虽然贪心,但却知如何治理民生,使整个地区的人衣食无忧,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样的贪官父皇忍得下杀手吗?”
      “像李怀仁、张子寿一般德才兼备的大才,这世间又有多少呢?”
      王旭看着朱元璋,停顿了一下,继续道:“父皇杀贪官,当然为国为民的好事,但这要拿个分寸出来。”
      “对那些能力不强的、又贪污受贿的,自然该杀。”
      “对那些能力强的,贪污数额巨大的,也该杀之!”
      “但对像江洲刺史这种人,只需要对他做出警训,派人敲打他,就可让他不敢再有二心。既能体现出父皇仁慈,也能让他死心塌地为我朱家牧民,是一举两得的事啊!”
      需知,这治国之道,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有的人,留着比杀了更有用。
      朱元璋一生杀了这么多贪官,有用吗?
      结局是贪污风气愈演愈烈。
      “为保证他们不贪污,还需要提高他们的俸禄,高薪养廉,从根本上杜绝贪污发生。”
      洪武年间的官员,为什么这么多贪官,还是因为薪酬太低了!
      一品官员,一年支米只有一千多石。
      按照当时一石米(约现在120斤米)的物价换算,这一品官员的俸禄,一年也就大概250两白银,换算到当今社会的米价,也就是年薪二十多万。
      能干啥?
      我都当到正部级官员了,你就给我这点钱?打发叫花子呢!
      “这事先不提,放在一边。”
      朱元璋脸色有点阴晴不定。
      他执政几年下来,也知道自己的手段过于刚硬,事情做到最后往往是得不偿失。
      “月牙、美丽国、高丽、倭国又派使者来了,怎么接待他们?”
      “听话的吃枣子,不听话的挨棒子。”王旭答道:“该赏的要赏,该杀的要杀,恩威并施,让他们畏威而怀德。”
      “边疆最近也不太平,各个夷族轮番来扰,怎么破?”
      “抓大放小,杀鸡儆猴。”王旭道:“主动出击,找到他们其中最强的部队,身高过车轮者,皆该杀。”
      “衮州今年受了天灾,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怎么办?”
      “府州、国库开仓放粮,救济难民,先把命保住,最重要。”
      “可国库穷,没有这么多粮,也没这么多钱,怎么处理?”
      “大米买不起,麸糠也成,一斤麸糠可以换三斤大米,再兑些水,都可以吃。以前只能救一个人的钱,现在可以起码救四个人。”
      “除此之外,锦衣卫还要全程监督钱、粮去向,省得有人把爪子伸进来。”
      “麸糠吗?”
      朱元璋一阵默然,这个词,他自从发家之后,好久没有听到过了。
      “朕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朱元璋拿起放在书桌最上层的奏折。
      “前些日子,朕亲设的布政使被江湖中人截杀在赴任的路上,怎么解?”
      王旭低头,默然。
      “怎么,想不出办法了吗?”朱元璋轻笑道。
      王旭慢慢抬起头,沉声回道:“覆灭了江湖,自然就没了这些人。”
      朱元璋听闻,冷哼一声,神色阴晴不定:“说出这些话,你倒还真敢想!”
      他最后看了眼坐在书桌一角的嫡长子:“滚吧....别忘了去向你母后请安。”
      王旭拱手,朝大门走去。
      等快出门的时候,朱元璋的声音又从身后传来。
      “前天夜里的事情,不允许再有发生!”
      好歹堂堂首辅,没有死在政治斗争中,反而死在了江湖人手中,徒增人笑话!
      “行事太过鲁莽,还需要继续磨练啊....”
      朱元璋看着离去的身影,摇了摇头。

第86章 宫内对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