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6章 跨国商业[2/2页]

太子跟我学种田 溜酸的葡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底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不过,此是之一。
      老师又为何热衷于国与国的贸易?
      对宋国筹备港口兴建大船也好,为了开拓到蜀国的商路,不惜自己来此。
      国和国之间的商业辗转,怎么就有这么大魔力吸引老师?
      “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
      “这么久没见,问题挺多嘛。”陈阳笑着回答道。
      萧道奇轻许一笑,“老师说过,学无止境。能遇到问题,但我不能解决问题;自然只能寻求老师解惑了。”
      收起玩笑般的笑容,陈阳道:“那还不说说?若是探路的商队回来了,说不定我就没时间讲了。”
      “为什么老师热衷于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甚至要说能缩短彻底击溃氏族的时间?”
      氏族,国之毒瘤。
      几乎任何国家都深受其害。
      就比如隔壁暴动的蜀国大地,归根结底,就是氏族不关心百姓生计,只想着自己敛财,才促使百姓站起来反抗。
      氏族实力堪比皇权。
      就是因为国之贸易,老师就有足够的自信让他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也是他知道老师的本事。换作其他人,怕是只能以为对方是个疯子,说胡话呢。
      这个问题,其实真要解释起来挺麻烦。
      因为,这是属于商业的魅力。
      就这个时代,人们的理解力,怕是讲了,一般人也听求不懂。
      如同对牛弹琴。
      但是,总得讲讲吧?
      不然这位太子爷以后一直处于懵逼状态嘛。
      这样不好。
      “百川商会有茶叶、上好的绸缎,还有水车,种植,调料,女士香品等等,其他国家甚至于唐国之内,其他人没有的技术。”
      “这些东西以咱们的人力做出来,贩卖国内能取得一定收益。说简单点,我们是挣到钱了,但这只是一个鸡蛋筐里,鸡蛋的重新分配,鸡蛋的数量本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氏族手里的鸡蛋,肯定比我们多出许多。若就这么耗下去,不知多少年才能具备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实力。”
      “但外贸就不同了,咱们把手里的商品贩卖国外氏族或者富裕人手中,能获得暴利。然后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家买来一些常规性的资源,这些资源相当常见,但价格,基本上都低。”
      “但你莫要忘记一点,再低廉的东西,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
      “咱们百川商会靠什么?靠的是创造商品,贩卖挣钱。若是让自己人干这些所有人都能干的活,对咱们来说,是吃亏的。相当于劳力成本过高。”
      “而我们制造了商品,贩卖到国外,再从国外以低廉的价格买来常见的资源,我们就节省了这部分人力。也就是拉低了我们的制造成本。”
      “成本降低,但收益不减,甚至还有增加,这就是我们从别人的鸡蛋筐里,把鸡蛋装到自己口袋。”
      “你可以理解成之前我教授于你和孔亮的做多和做空的关系。”
      “这,就是我要做跨国商业的本质原因。”

第196章 跨国商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