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章 历山书院[2/2页]

穿成灶户考科举 阿兰同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着书生站在那听。
      山长说到兴奋的地方,将那扇子一合,把扇头往桌上一点,嘴里抿口茶水,又开始侃侃而谈。
      凌霄他们在轩外找了一处地方站那里听。
      山长说道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出自王阳明,山长应该比较倾向于“心学”,虽然凌霄是“唯物论”,不过还是愿意听山长讲学,山长讲学,引经据典,并且每个典故都能够论证自己的观点。
      听山长讲学,凌霄心里不由的浮现出两个字,“佩服”。讲着心学中间又穿插着处世之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台上山长讲的尽兴,底下众人听的认真,汗流下来了,众人也只是拿着手帕擦擦汗,没有其他的小动作。
      山长讲的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自由辩论的时间,原来安安静静的轩内开始嘈杂起来,不过当一名书生站起来说自己观点的时候,其他人也都认真在听。
      辩论的氛围的自由的、热烈的,每名书生站起来之前的先介绍自己来自哪个府哪个县,是哪一年的生员,这既是一个辩论的舞台,也是书生能够扬名的平台。
      谁说的好,便能在这一群书生中有个好名声,说不定能够传到那主考官的耳朵里,总之功底比较深厚的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那些功课不到家的看起来就有点懊恼,想要站起来回答,却又担心答的落了下乘,反而丢了脸面,索性就在那里听人家辩论。
      辩到中途,已经不再单单讨论“心学”,而是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名登州府栖霞县的生员,站起来说道:“人应该守本心,才能走圣人之道,但作为一名入仕的官员,更应该‘格物,去穷尽事物的原理,穷究事物的原理,我们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作,就好比这夏天,只有知道他的习性,才知道五谷这些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生长,老天爷做怪的时候,才能晓得怎么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这些不是修心就能达到的”。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不仅仅是其与心学对立,更多的是其语言简单、直白,在追求雅正的众书生之间格格不入。
      凌霄觉得该生员说的有道理,在他的话中体现出来“唯物”、“规律”。
      待这名生员坐下,山长桌子前,第一排坐着的一名书生站了起来,说道:“在下青州府乐安县生员温煜熠。”随后向四周的书生拱了拱手。
      竟然是煜熠,凌霄他们踮起脚尖向轩里看。
      三年不见,煜熠也长高了,站在那里腰背挺直,身穿白色长衫,在一群皮肤颜色较深的生员中,显得面冠如玉,抬手举止之间不见半分局促,尽管拿着手帕擦头上的汗,也不损气质一分一毫,看起来就是一个“雅”字。
      “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明心,要尊德性,从而实现道德的最高境界,入仕要更要“明心”,方能从德教化百姓,孝敬父母、和睦乡里,达一方平安。是故一方官员未能“知行合一”,不修心,身不正,无官吏信服,百姓有怨,一方繁荣何时才能实现。”
      大家不纯粹在讲心学,一点点的转到了为官之道的讨论上,不过众书生的为官之道,出发点并不一样。
      山长听完煜熠讲的之后,摇了摇扇子,问:“还有哪位生员想要讲一讲吗?”
      凌霄在外举起了手,说道:“山长,学生想要说一说。”
      旁边站着的书生给凌霄腾出了一个道路,凌霄谢过诸位,便走进青云轩内。
      给山长、众书生行了个礼,“在下青州府乐安县生员凌霄。”
      煜熠听到之后,转过头来惊讶的看着他,对着凌霄笑了笑,随后又环顾四周,看凌谷他们过来了没有。
      山长对着凌霄点了一下头,示意他可以开始讲了。

第73章 历山书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