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
剑冢山东南方四五十里的官道上,一个文官模样的中年男人,领着几个官差,在督促着上千民夫杂役在挥洒汗水,修缮道路,
虽然目前古燕之地并没有建立国家,
但辖境内还是划分了郡县,由各宗门家族分派了县令、太守等官吏,以便更好的管理辖境内的凡人百姓。
那个文官,便是附近这鹿山县的秦县令,正是出自秦羽的家族。
秦羽的家族繁衍到现在,也有好几百人了,
但秦家族规甚严,若是顽劣没本事的,基本只能在家里混吃等死,
而要想有差事做,甚至出来当县令、太守,非得有真才实学才行。
比如眼前这秦县令,也算是一员名声不错的官员,到任以来,很是为百姓做了几件好事……
这时,官道上忽然走来一个衣着破烂的少年乞丐,正拄着竹杖,独自一人闷头赶着路,
路上的民夫杂役,见这少年也没缺胳膊少腿的,却自甘堕落,脸上都满是鄙夷之色。
这时,乞丐少年走到了一个岔路口,迟疑了许久,似乎拿不定主意该走哪条道。
秦县令见此,便主动走了过去询问:
“少年郎,要往哪里去?”
乞丐少年拱手作揖道:
“敢问剑冢山是往哪里走?”
秦县令听后,将乞丐少年上下打量了一番,脸上满是疑惑:
“剑冢山可是仙山所在,你且告诉我,要去那里做什么?
乞丐少年支支吾吾了一会,才说:
“我到剑冢山找亲戚去。”
秦县令一下显得不高兴了,
“你这小娃儿,年纪轻轻的不学好,怎么专走这邪门弯路?”
原来,自从青元宗独霸古燕之地以来,时常有人前去剑冢山、天幕山乱攀亲戚的。
秦县令以为,眼前这个乞丐少年,也定是其中的一类人了,
这秦县令一向和善,于是便多劝了一句:
“看你双目炯炯有神的,学东西应该不慢,不如让我安排你到鹿山学堂去进学,如何?”
“不用了,多谢!”
乞丐少年似乎不愿继续与秦县令交谈,胡乱选了一条道便闷头走去。
秦县令见此,大喊了一声:
“少年郎,走错了,去剑冢山是这条道!”
乞丐少年听后,又折转上了另一条官道。
秦县令摇头叹息一声,又嘱咐身边的老奴:
“腊月严冬将至,给那少年郎一件冬衣和一些干粮吧。”
老奴立即去取了冬衣干粮,追溯了乞丐少年:
“我家老爷给你的,拿着吧!”
乞丐少年将冬衣干粮接过后,似乎大为感动,遥向秦县令一摆,大声道:
“天柱山段炎,来日必报此恩情!”
说罢,大步向前走去……
到了翌日清晨,乞丐一般的少年段炎,这才终于赶到了剑冢山下。
一路走来,他才知道所谓的古燕之地,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n
第172章 乞丐少年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