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热度,房价,开发商的数量,生产配套等等。
同样的,高职称的商业也是一样,只要有几个代表性的商家入驻,再拉一波热度,转移关注点,后面再洗白,那名扬这次的情况并不是不能化解。
至于商户那边,封锁好之前的消息就行了,在同行里面传还不是很致命,只要不在商户之间传就行了。
这个问题交给公关公司,他们应该很擅长这个方法,基本上万无一失。
“这样也不是不行,但是并不好找到你说的这种商家呀,规模是一点,品牌知名度更是一点,就算这几点都齐备了,也要人家同意才行。”林怡想了想说道。
“我们把价格放宽松一点,降低经营成本和第一波投入,这样还吸引不来吗?”我疑惑道。
“哪儿那么简单,这一类商户,就像唯美在我们商业的店,只要决定入驻,那投入就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们一年那个租金才几个钱,说不定人家一个月不到就能交出来。”林怡苦笑道。
“呃………好吧,想的太单一了。”我支吾了一下回道。
但是我确实没想到比例是这样的,一般来说,商户的经营成本,特别是名扬这种内商,租金一定是大头,但我还是低估了他们的盈利程度。
“而且,入驻之前,他们还会做试点与考察,如果效果不符合预期,是不会进驻的,不然进来就要亏钱。”林怡补充道。
“这种如果投进来的话,成本会是多少。”我犹豫了一下问道。
“说不准,每一个类型的商户投资都不同,不过以前老商业那边最高的两个,一个母婴投了四百万,唯美的投了五百多万。”林怡摇了摇头。
我低下头细细的思索着,如果这样的投资,再代入进高职城,那我们的租金,真就是九牛一毛了。
而且我估摸着林怡应该还没算货物的成本,因为那个的价格,一般情况是不会公开的。
这个点好像不怎么行得通,降低成本应该对投资低的散户有用,这样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
而对于硬实力的商家来说,良好持久的发展前景才是最在意的。
这条路行不通,吸纳一批散户呢,但是这个量有点大了,都降低成本,名扬也受不了。
我叹了口气,心里面有了一种二者都不可得的感觉,但是好像也找不到另外比较合适的处理方法。
我脑子里大概有几个目标,都是之前公司名单上的客户,规模肯定不用说。
但是要怎么,才能让他们的调查满意,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发展方向放到这个刚刚受了重伤的高职城身上呢。
“沈扬,医生来了。”刘莹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转头一看,医生推着一个不锈钢小车从门外走了进来。
“这是干什么?”我疑惑道。
“给你伤口消毒,换药,现在天气热,不注意会发炎的。”刘莹笑道。
“咦,你个小姑娘家家还挺懂的嘛。”医生明显有点意外。
第181章燃眉之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