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袁绍好一番头疼的思考[2/2页]

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中原一点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元氏与秦军一决胜负。”
      “其一,邺城之败,乃是败在吕旷兄弟投敌,里应外合。”
      “如今,不管是淳于琼,还是韩猛和蒋奇,都是跟随主公多年的心腹,不存在内奸之事。”
      “其二,我军已败两场,若此番再不战而逃,试问主公,我军还有何士气?”
      “即便这部分兵马带往并州,其心已经对秦军产生恐惧,还有几分战力?”
      “其三,冀州之地,北是幽州,西是并州,乃是可战可退之地。”
      “冀州各地兵马,加起来也有数万。”
      “若主公逃亡并州,则冀州各地必然会望风归降秦武,等于是送给秦武数万兵马,以及百万百姓,此乃增敌损己之法也。”
      “其四,我军若能坚守元氏,一旦表公子的大军来到,冀州各地兵马勤王,便可三路夹击,共破秦军了。”
      沮授的话,听起来也有道理。
      袁绍本就是耳根子软,更没有曹操的谋略和决断,自然就不知道是该听许攸的呢,还是该听沮授的呢?
      无奈之下,袁绍只得向逢纪求助:“元图以为如何?”
      谁想到,逢纪没说是许攸的建议更有道理,还是沮授的计谋更有可能。
      “主公,纪以为,主公可派人北上幽州,与公孙度谈和。”
      “眼下秦武实力已成,不管是主公,还是曹操,或者公孙度,都不是他的对手。”
      “想必公孙度也已经得知主公邺城兵败的消息,应该也会考虑到,日后赢武必然也会兵发辽东。”
      “若是能联合公孙度和曹操,或许还有可能与秦军一战,扭转乾坤。”
      逢纪的思路,依然还是联军对付秦军。
      三个谋士,三条思路,听起来都有些道理的样子,袁绍就有些抓狂了。
      一个要退守并州,一个要就地决战,一个要联合公孙度和曹操,袁绍不能决,就让他们三个先回去。
      等三大谋士被打发走之后,袁绍立即派人将袁谭和袁尚喊了过来。
      这个时候,亲儿子才是最可靠的。
      毕竟是兵败之时,三个谋士又是三个意见,袁绍多多少少对他们有点不太相信了。
      不多时,袁谭和袁尚来到了。
      袁绍将许攸、沮授和逢纪的计谋对他们两个讲了,让他们两个选择一下。
      谁想到,袁谭和袁尚的意见也不一样。
      袁谭跟高干的年龄相仿,从小就感情不错,自然偏向于退兵并州,再与秦军一决胜负。
      可袁尚呢,因为袁绍当初将青州分给袁谭,将幽州分给袁熙,将并州分给高干,冀州自然是他袁尚的。
      所以,袁尚自然就不舍得放弃冀州,推举沮授的方案。
      虽然没能最后决策,袁绍却将逢纪的献计给否定了。
      什么联合公孙度、曹操和张燕。
      从讨伐董卓开始,搞了几次联军,有一次成功的吗?
      究竟是退守并州,还是就地决战呢?
      袁绍好一番头疼的思考。
      终究,袁绍对袁尚还是偏爱一些,决定就地防守,然后三路合击秦军。
      接着,战争的机器就开始运转起来,袁军开始构筑元氏的强大防御体系。
      同时,冀州其余各地的兵马,也在快速集结,差不多有五万兵马。
      并州的高干收到袁绍的手书,也起了五万大军,前来助战。
      秦军快速推进,只用了三四天的时间,就兵临元氏城下。

第174章 袁绍好一番头疼的思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