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0章 潼关,风陵渡[2/2页]

我,西凉武夫,雄霸三国 醉酒西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张绣打开一看,眉头皱了起来,将情报递给法正和张辽。
      原来张?高览正在整顿兵马,有西进的打算。
      两人很快看完。
      “主公,末将率领一万兵马,驻扎在函谷关,以挡张?高览,确保长安无忧!”张辽说。
      “主公,张?高览乃河北名将,唯文远可挡。然函谷关已经废弃,一万兵马自然不够。”法正想了想,“不过属下曾东去洛阳时,发现一处名叫桃林塞的地方,临近潼水。其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北有渭、洛,汇入黄河;西有华山,为之屏障;东面更是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俯察黄河,险厄峻极。可在那里修筑一关,堪比以前的函谷关!”
      潼关!
      张绣马上想到,法正所说的桃林塞,正是后来的潼关。
      历史上的潼关,是曹操在十年后修建的。
      因为他与马超之战,充分认识到了桃林塞的重要性,便在那里修建了关隘,称为潼关。
      张绣马上命令裴元绍暂时留守长安,与张辽、法正、寇封、王平率领两万兵马,向东而去。
      第二天,大军便到了桃林塞。
      山河表里,天然屏障。
      张绣当然知道,后世潼关的重要性。
      张辽、法正、寇封、王平四人,也一眼看出此地的战略性。
      “主公,在此处建一关隘,只需驻扎一万兵马,就能确保长安无忧啊!”张辽激动地说,“就算是现在,没有关隘,五千兵马当道扎营,五千兵马守住左侧山上,纵然张?高览有五万大军,也休想过去!”
      听了张辽的话,众人都点了点头。
      一边有华山之险,一边是黄河天堑,再多的兵马,也很难逾越。
      “你们可知对岸是什么地方?”张绣指着黄河以北,问道。
      “属下不知,请主公解惑!”
      “风陵渡!”
      “主公,为何叫风陵渡?”张辽看着对岸的渡口,问道。
      张绣皱起了眉头。
      他自然是后世知道风陵渡的。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古人。
      可是这没法说呀!
      “属下听闻,当年,轩辕黄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不能作战。”法正及时做了解释,“这时候,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可惜风后在这场战争中被杀,埋葬在这里,后人为其建了风陵。此处的黄河渡口,便称为风陵渡。”
      “孝直所言不错!”张绣笑着说,“由风陵渡,可直达晋阳!”
      法正听了张绣的话,突然眼前一亮。
      主公真乃神人也,原来有此深意呀!
      “王平寇封,令你二人率领两万兵马驻扎在桃林塞,寇封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第一,挡住张?高览的大军。第二,修建关隘,命名为潼关,取代函谷关,成为关中四关之一!”
      “诺!”

第170章 潼关,风陵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