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新年过去,历史的车轮驶进了建安十年,也就是公元205年。
由于张绣的蝴蝶效应,这个时空已经完全变了,三国提前降临。
虽然此时的天下三大霸主曹操、袁绍和张绣都没有称王,暂时更不会称帝,但是有志之士看的非常清楚,传承四百年的大汉已经结束了,天下也不会再出现第四个枭雄,今后将是他们三大枭雄进行演义。
因此,袁绍、曹操和张绣,都开始奖励耕织、厉精图治、积草屯粮、秣马厉兵。
以后三大诸侯开战,小规模的胜负,一城一池的得失,都不会起到大的作用,只有实力强盛,在大决战之中胜出,才有机会问鼎天下。
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幸福的生活似乎到来了。
各县各郡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官员清明,客商遵纪守法,人口在不断增加,荒芜的土地,慢慢的都种上了庄稼。
可能是受到张绣的影响,曹操和袁绍也都有两点变化。
第一开始注重商业,邺城、晋阳、临淄、许昌、广陵、东郡、彭城、阳翟等各郡城中商业非常繁荣,店铺林立,客栈、酒肆比比皆是,各地客商往来不断,就连鲜卑、乌丸、西域以及西方的一些客商,也都出现在了各城之中。
对于他们来说,大汉的商业进入了黄金时期,三大诸侯都对客商有一些保护政策,虽然税收较以前提高了很多,但他们依然可以赚到不少钱,关键是,现在做生意较以前有了很多安全感。
不过,袁绍将战马交易把的非常严,鲜卑和乌丸的战马,凡是经过他治下的,都必须与他来做。
因为价格合理,钱粮及时到位,也没有强抢的行为,对于那些客商上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和谁做生意都一样,要赚钱就行。
三家都会保护客商,如果谁敢强抢的话,那客商肯定会跑到其他两家去。
第二,袁绍和曹操也都实行了兵团制。
每一个兵团有一名统帅,一个军师,若干将领,兵力也是五万。
因为他们发现,张绣的这种兵团制比他们大军调动起来更方便,而在具体作战中,每个兵团又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可以灵活的选择战术。
袁绍以前的兵马,统兵的权利基本都在自己手中,除此之外,就是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高干。
现在除了袁谭、袁熙、袁尚、高干继续有一定的兵权外,又增加了四个兵团,统帅分别是张?、韩猛、张燕、麴义。
袁绍也总共有八大兵团,拟定兵力是四十万,每个兵团五万,从命令下了之后开始招募兵士。
并州兵团统帅袁谭,军师辛评,冀州兵团统帅袁尚,军师许攸,幽州兵团统帅袁熙,军师逄纪,青州兵团统帅高干,军师郭图,射声营统帅张?,军师沮授,上军营统帅麴义,军师田丰,中军营统帅韩猛,军师荀谌,助军营统帅张燕,军师辛毗。
而袁绍,则开始着力打造骑兵。
这样一部署之后,袁绍的腰板一下子硬了很多,张绣的实力强,自己的实力更强啊!
两三年之后,光这八大兵团就有四十万大军,如果加上郡兵、府兵、护卫,以及骑兵,绝对有五十万,何惧张绣。
袁绍治下的官员,各兵团的统帅、军师,个个都信心满满。
第332章 三足鼎立,各自发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