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坐的时间太长,后期绝对会昏晕。
比如汉武帝、唐玄宗等。
皇帝不放权,那么,跟随皇帝打天下的那些老臣自然不愿意放权了,时间久了,朝堂之中自然会缺乏新鲜的血液。
正是由于张绣不断的让太子参与到朝堂议事当中,六部的官员,也在吸收着新鲜的血液,让年轻人进入了重要的岗位。
而这几年中,朝堂有一件大事,也可以说是张绣的家事,就是选太子妃。
天子的家事,也是国事。
对于太子妃的人选问题,朝中重臣,六部官员,以及各州刺史都参与了意见。
最后,经过众臣提议,张绣同意。
太子妃是诸葛亮的女儿诸葛果。
在这个时空中,诸葛亮与黄月英没有什么交集,不过,诸葛亮的夫人是荆州蒯家的一名嫡女,他的大女儿也叫诸葛果。
对于诸葛果做太子妃,张绣是满意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
在以前的历史中,诸葛亮已经权倾朝野,但依旧保持了忠心,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后世有一句话,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必不忠也!
自己若无忠心,写出的文章,又岂能打动人?
在这个时空中,由于自己的出现,《出师表》也不会问事世,但诸葛亮的忠心是不会变的。
当然,为了平衡其他一些有势力的官员和家族,张绣只好将他们送上来的女子,择优纳入后宫了。
太子正在成长,现在不能急于开后宫,否则容易堕落。
贵霜帝国虽然在集结兵马,可一直没有动静,张绣也不打算主动挑起起战端。
因此他决定,今年之后,便把更多权力交给太子处置,让贾诩和诸葛亮做辅政大臣,自己做一做太上皇,也该享受享受了,除非有重要的事情。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张绣在长安、关中一带巡视了一番,关中兵团备战非常积极,按照张绣的命令,开始向敦煌移动。而骑兵团也由雁门,逐渐向武威一带移动。
张绣在渭水边上,与麾下的一些重臣,以及这些年涌现出的文坛代表人物,饮酒、赏月、作赋、吟诗。
现在的文坛代表有三人,曹植、曹冲、孔融。
他们的诗赋文章,是天下公认为最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陈琳、徐干、王璨等,以前历史中的建安七子。
这些人都经历了汉末动乱,因此所写出的诗文,并非那些空洞的,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有深深的内涵,既有记录建安时代,天下的混乱,百姓的疾苦,也有赞颂大明盛世的辉煌,言之有物。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皇妃蔡琰,她开创了叙事长诗和七言诗。
因为陛下要饮酒赏月,谈诗作赋,因此来的文人非常多,不过其他人的名气要小很多。
孔融、曹植、曹冲等当然要展示一下才华,当场作诗,无论是书法还是诗的内容,都得到了众人的称赞。
“天下之才共十斗,子建独占八斗也!”今天曹植确实状态很好,张绣发现,他的诗作比曹冲和孔融要高几筹,于是想起了才高八斗的典故,出口赞道。
第474章 才高八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