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亲眼看着那烧红的铜水流入泥瓦模范之中。
      通红的液体在巨大的土方中凝固定型。
      但督造厂里面储备的全部铜材全部熔化之后的铜水,也仅能铸造出一尊大鼎,九州鼎每一尊都有几千斤重,而我们铸造的这第一尊大鼎,豫鼎,更是重达两千斤!
      “李大人,厂内的铜材已经耗尽了。”伙计高声说道。
      我点了点头。
      “我会联络其他督造运送铜材,你们先将剩余那八个模范筑出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些响动,督造厂的大门被人粗暴的撞开,看守上前去拦,可见到来者之后,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定睛一看,来者是上午刚被调遣来协助督造厂重铸九鼎的禁军总军,于衡。
      我咽了咽口水,走上前去。
      “于大人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
      “诶。”于衡微微一笑,用剑柄挡开了我准备作揖的手,说道:“我哪里是什么于大人啊,我不过是一个协助大人你铸造九鼎的小卒子罢了。”
      阴阳怪气。
      我脸皮一抽。
      “看守一事,在下一窍不通,还请于大人上心了。”
      我躬身一拜,只听到于衡那不屑的轻哼,声音中还有一丝不服气。
      “若是有别的差事,也大可托付于我。”
      我眼珠一转,说道:“正好。”
      “哦?”
      “我们神都督造厂正巧钢材稀缺,东边外郭的库房中应该有2000斤铜材,我们正愁人手不够,无法将那些铜材运送回来。”
      于衡眼皮一跳。
      “你的意思是,让我的手下做苦力活咯?”
      “万万不敢!”我急忙装作一副十分卑微的样子,“于大人肯分心保护督造厂周全,我们感恩戴德。”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重铸九鼎之事,乃万岁皇上谕旨,若是因缺少铜材延误了工期……登基大典,小的不好交代啊。”
      我微微抬眼打量着于衡。
      这人父亲是两广总督,家业雄厚,当初给了那武媚娘不少扶持,这于衡的官爵自然是用钱财买来的。
      但想不到于衡入了宫之后,却凭借着一副油嘴滑舌,得了那武媚娘的宠爱,白白捡了一个禁军总军的官位。
      朝廷上下没有一个人待见他,也没有一个人敢不待见他。
      那于衡自然听得懂我这句话的意思。
      他咬牙切齿地看着我,沉默了一阵,然后挥了挥手,把他的手下叫了出去。
      我站在场中,看着于衡越走越远,松了口气。
      “李大人。”一位伙计凑了上来,小声问道:“刚才那是?”
      “禁军总军于衡。”我说道,“被皇上调来帮助铸造九州鼎。”
      伙计咕嘟一声咽了一口吐沫,没说什么话,摇了摇头回去了。
      登基大典在即,我把伙计们分成两班,连夜赶工,于衡那边也终于把铜材在日出前运了回来,我们粗略清点了一下,也就只够两尊大鼎的用量,更多的铜材,只能从其他地方的督造厂运过来。
      今日就如此吧,我回到家,给最近的督造厂写了封快函,连夜寄了出去。
      ……
      我一夜没有睡好。
      感觉自己被剖成了两半,一边被皇上的谕旨压着,另一边则是时时刻刻担忧着我的妻子。
      我从床上爬起来,脑袋昏昏沉沉,衣冠不整地走出了房门。
      院中的桃树一夜之间秃了头,白色的花瓣落满一地,可树下再也没有那清扫落花的倩影。
      我叹了口气。
      丫鬟端来了一碗温热的药汤,为我服下。
      “李大人,你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呀。”向来不敢多说两句话的下人们,这时候也出现,嘘寒问暖。
      我抬眼看了看他们,一个个都是靠我吃饭的穷苦人家。
      九鼎要是铸不成,这些人就都没了去处。
      我叹了口气,穿戴整齐,前往督造厂。
      夜班的伙计们累倒了一片,我看着很是心疼。
      “诸位回去吧,辛苦了。”我急忙让他们回去休息。
      其中一个伙计见我来了,却是兴冲冲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他急忙冲到一个一个土台子上,那上面放着一个巨大的土方。
      “李,李大人。”
      那伙计神情激动,话都说不明白了。
      “大鼎,大鼎。”他指着那个土方,随后从地上拉起了两个脸色还算可以的伙计。
      “来,把模范打开。”
      三人合力,用撬棍把巨大的土方打开。
      一尊大鼎出现在我的眼前。
      专属于黄铜的那种沉重的金黄色暴露在刚刚升起的阳光之下,泛起了十分闪烁的色泽。
    &

第115章 团扇,玉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