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7章 项目45 长白山症候群[2/2页]

我在西山基地工作的那十年 喝点猫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反射。
      01:50分,在实验进行1小时之后,我听见项目451使用汉语试图与我交流。
      尽管周围的人员并未听见项目451发出任何声音,但我认定项目451使用汉语发声,而且声音清楚。
      以下是我记录下来的对话:
      “长水……”(项目451)
      “嗯?”(布提哈)
      “这是哪里?我要回长水村。”
      “它说话了!它说话了你们听见了吗?”
      其余人员表示并未听到项目451说话。
      “它确实在说话……精神,什么?我的精神阈值绝对没有问题!”
      “我好害怕。”
      “安静点!安静……你刚刚说什么?”
      “这是哪儿?我要回家。”
      “回家?”
      “长水村,我的家在长水村,从东边的村口向西,数四个房子,那就是我家。”
      “可你是一条蛇,你的家……”
      “蛇?对啊,我是一条蛇;可我原本是个人。”
      项目451沉默,凝视我许久。
      “是个人?那么,你是谁?”
      “我叫……姚春潮,是长水村,不,不对,我不是长水村的人。”
      “到底怎么回事儿?”
      “我原来的家,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我是被一辆大卡车,拉到长水村的。”
      “你是被拐卖的?”
      “嗯,他们卖了我,卖了8000块,那时候我还很小,已经不记得自己原来的家在哪里了。”
      “抱歉。”
      “没关系,现在我是一条蛇,曾经的事情已经与我无关了,我现在想起,心里也不会伤感。”
      “你刚才想要我做什么?”
      “不,没有了……如果可以,能不能带我长水村看看?”
      “你为什么还要回长水村?”
      “我嫁给了一个瞎了眼的年轻人,没有我,他活不下去的。”
      “可你现在是一条蛇。”
      “是……我是一条蛇,我帮不了他。”
      “你是被卖到长水村的,你为什么还要回去,还要惦记他?”
      “因为他对我好。”
      “仅此而已?”
      “他对我好了十年。”
      “……”
      谈话记录到此为止,因为在场的陈致业专员制止了我们的谈话。
      我的精神阈值在谈话后降低到85以下,陈致业专员建议我前往d区恢复精神阈值。
      我是鄂伦春族人,从小生活在偏僻的东北农村,凭借我对当地风土民情的了解,项目451所说,是东北地区较为严重的人口拐卖事件,因此我向基地提出申请,查询项目451所述关于“姚春潮”案件是否属实。
      【经查证,姚春潮在1984年被人贩子从河南拐卖至吉林省,事件已立案;1995年5月,专项调查组前往长水村调查姚春潮一案,发现姚春潮及其名义上的丈夫均已死亡,姚春潮死于心脏衰竭,金某严重脱水,抢救无效,死亡;同年7月,姚春潮案件结案,罪犯已伏法。】
      ②提请:2000.8.2提请人:长白山自然科学院
      我院现阶段累计接纳项目451共188项,在相关养护、饲养、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开支巨大。
      为保证项目451正常生存,我院购买各种宠物用粮(猫粮、狗粮、蛇类专用白鼠、面包虫等)开销巨大,当前本地区产业减产,经济下行,长白山自然科学院财政困难,提请西山基地给予资助补贴。
      我院建议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划定特殊区域,用以项目451放归工作,具体方案、合同由我院副院长布提哈同志面议。
      另:近日有研究员提出领养项目451,但遭到领导层回绝,院内出现负面舆论倾向,有研究员试图将项目451带离我院,为做好保密工作,请示基地是否允许我院购买一批普通宠物,与项目451混合饲养,减少舆论。

第207章 项目45 长白山症候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