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离之事后,李清照辗转来到金华。
      她听闻和李家世交的韩肖胄等人要去金国探望咱们那被抓走的两位大帝,心中难免激动,作了两首名为《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的诗。
      “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谁当可将命,币厚辞益卑”切实指出当时的时政弊端,“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提醒出使二人兼听则明。
      若只是沉溺于一生的不公和哀怨中,哪里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
      李清照从来都不是一叶障目所看到的怨妇模样,也不会是一些文人想要塑造的所谓圣洁形象,她就是她,独一无二又鲜活率真的人。
      听的人同样点头,若只是一些悲秋伤春的词,确实难以服众。
      李清照则是思考着她要如何做,她不想再按照之前的路再走一趟,明明只是听了一遍,可心却好似跟着活了一遍般疲惫。
      【词这种文学题材始出现于梁代,盛于宋。大风小说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这便是咱们总结下来各朝各代盛行的题材。
      没有提到的明清也不用泄气,你们的小说很精彩。】
      创作环境大打折扣,写个小说还得借着前朝讽刺今朝,毕竟谁也不想创作点东西把全族赔进去。
      哦不对,文字狱可不单单只是自家人得死。
      明清皇帝脸一黑,一个个都是聪明人,哪里不明白天幕的意思。
      越到后头,一个个都被八股文绑架,平时更是谨言慎行,哪里有什么创作心思。
      搞不好身边某个浓眉大眼的坏家伙就举报抄家一条龙。
      【宋朝别的不说,文人真是辈出啊,从小到大的课本那都是逃不脱他们的纠缠,一个个简直是背诵公敌。
      如此能人辈出李清照还能跻身前列,哪怕抛却掉女子的身份,也是一等一的才华。
      李清照作词很有特点,第一便是擅于创造词语的新颖用法。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她经历一切后,也写不出这些东西来。
     &nb

第120章 她是鲜活的李清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