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空天战机研制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始工作的时候,徐戎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小黑屋里,思考着空天战机研制过程中最难的问题。
      空天战机的聚变发动机。
      如果说空天战机是航天工业领域的皇冠的话,那么空天战机的发动机就是这顶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这一世,徐戎搞出可控核聚变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了。
      在商业堆投入正常运营以后,徐戎就抽调了一支团队进行聚变堆小型化的研究。
      可是,实在是太难了。
      这帮在当今的科研界也算是顶尖人才的精英团队,在面对徐戎要求将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要求时,脸都皱成了苦瓜。
      这些日子参与商业堆的建造和运营,这帮天之骄子算是对徐戎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也在暗地里对商业堆和工程堆的各项参数进行推演和尝试改变,可是他们发现,哪怕是动一个微小的参数,最终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徐戎提供的工程堆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初研品,而像是一个精研到一定程度的完成品。
      至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更是无从谈起,也无从下手。
      也不是完全没有进展,只是把聚变堆从一个山包变成了一个小山丘,可是体积仍然还是很庞大。
      这等体积的聚变堆放在航母上倒是有可行性,但是要是放在战机这么小的舱位上,根本就是无从谈起。
      哪怕是把战机内部所有的空间都拿来放现有的聚变堆,那也是放不下的。
      原本的计划中,徐戎是打算让大家自行摸索,可是现在时间不等人,只能自己动手操刀。
      此时徐戎的状态就是像是重生之初在宾馆内闭关的状态,进入了一种极为专注的境界,如同高僧入定。
      这个世间再也没有能够影响徐戎的事情,他的精神只专注在眼前的电脑上,还有案头的绘图工具上。
      一张张专业的绘图纸被摊开,然后写满公式和画满设计图。
      一个个专业的工程软件被打开,开始加载和推演各种公式和数据,如同海量一般的数据从徐戎的脑海深处逐渐浮现,然后被徐戎一一记录下来最后输入到自己构建的模型中,进行再次的推演。
      两年多没有进行如此高强度的科研工作,没有半点不适应,徐戎就好像是世间技艺最高超的厨子,手中的笔就是解牛刀,游刃有余地在各个难题的节点处游走。
      豁然之声响起,于是一个个顶尖的难题迎刃而解。
      随着时间的流逝,徐戎自己的脑子就好像是自己面前的这台电脑,即便是最顶级的配置,还是有些发烫。
      徐戎双眼中也是满是血丝,再次在科研的巅峰上行走,他状若疯魔。
      ......
      在徐戎在科研领域巅峰走得战战兢兢的时候,远在瑞士,今年的诺奖评议委员会成员们的心脏也如同在刀锋上战战兢兢地跳跃。
      “埃利亚斯会长,以上就是这次华国之行的所有汇报。”评议小组的组长克斯汀向整个诺奖评议委员会作出了汇报。
      会议上,克斯汀把徐戎是如何“傲慢”给讲得淋漓尽致,只差当场做个模仿秀了。
  &nb

第123章 聚变发动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