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文物修复室厚重的大门被推开,只见两张红色的长形桌子依次排开,损毁的文物就摊放在桌子中间。
各种各样的排笔,刷子,挂在两侧的墙壁上。
那两张桌子正对着的墙壁已经泛黄。
之前修复留下来的纸张痕迹,仍旧贴在墙上,看着足足有三四十层厚。
孙正兴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修复古书画。
偶尔,还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去工作几天,那边的修复室比学校的更大更宽敞,现代化设备也要丰富许多。
但文物修复和东西修复不一样。
除了材料分析需要用到现代化设备外,清洗、揭背、托心、隐补、全色的过程则只能依靠手工。
就算现代科技已经发展的很厉害,但出于安全考虑,也不会贸贸然地使用在书画修复上。
这也是导致文物修复行业从业人员太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太幸好人的意志和体力了。
孙正兴修复室观察了一圈,暗暗点头,觉得没什么问题。
对吴教授说道。
“环境什么的都还可以。”
“现在就开始展现?”
“对,就现在!”
吴教授知道孙正兴是个大忙人,也不多说废话,转头又对李言说道。
“把你准备的那幅画拿出来,就在这给老孙表演一下吧。”
“你确定没问题吗?”
李言肯定的点了点头。
“哦。”
这幅画是李言自己准备的,有了几百年的文物修复经验,李言打算给孙正兴露一手。
刚好把考题的事情也解决了。
这并不是吴老爷子的按排,所以吴老爷子也有点心虚。
李言回复完后,将那幅画重新从背包里拿出来,放在其中一张长案的案心铺展开来。
之后,他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盆子,往盆子里到了半盆的水。
紧接着,李言又从墙架上取下一个排笔,在小盆子里蘸饱了开水后。
用排笔不停地淋洗着,小心地滴淋在古画上。
孙正兴和吴老爷子在一旁看见李言的操作后,都是一脸平静。
这场景他们的眼里,再平常不过了。
用开水洗画芯!
这要让外人看到,肯定也会惊得跳起来。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纸不是最怕水的吗?
而且这还是经过百年的古画,纸张更是脆弱不堪。
可李言不仅淋水,用的还是开水!
用开水刷古画算什么?还有人在清理古画时,用水泡呢!
实际上,水洗书画,只是针对画芯上的尘染烟熏、水渍、茶渍、轻度霉斑等污渍,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早在很遥远的唐代就有了。
从古文献记载上来看,在唐代时,就已经有书画修复装裱师利用清水洗画的操作。
而根据古书画的纸张材料好坏、以及污损情况不同。
利用水温、水流不同,去污力不同的原理,再结合作品的具体情况。
可以使用浸泡、热水烫洗、淋洗、冲洗等多种水洗书画的方法去污。
李言之所以选择用滚烫的开水清洗画作,也是利用高水温的强去污性。
除去古画画芯上多年沾染的灰尘污渍,以及纸张在潮气的侵蚀下产生的霉斑。
说来简单,实际操作却需要非常小心。
因为古画本身就很脆弱,再用热水一浸透,很容易就会破损。
因此,李言用蘸了开水的排笔淋洗古画时,每一下都得小心翼翼,动作轻柔。
既要将污渍淋洗干净,又不能让过大的水流伤了古画脆弱的纸质纤维。
足足用排笔淋了十几分钟后,李言拿出一条的吸水毛巾,一点一点地吸干古画上的水分。
此时的古画,画面虽然依旧破损。
但其纸色、墨彩、印鉴、题跋却已焕然一新,灿若明霞。
孙正兴和吴老爷子对李言的古书画修复水准彻底折服,都感到非常意外。。
两人皆是眼前一亮,暗赞一个“好”字!
清洗画卷虽说技术含量不高,但能在李言这个年纪做到如此地步,恐怖全国也就他一个。
整个画卷清洗过程酣畅淋漓,而且还能做到不加重对古画的伤害,最重要的是,用时很短!
李言日后必定是国内,不,甚至是全世界的顶尖修复师。
就在孙正兴对李言感到震惊的同时,李言趁机使用了系统。。
在众人的眼里,古画依旧是那幅破旧的古画。
但不知为何,画中的景物变得更加栩栩如生。
那些颜料,更是仿佛像刚涂抹上去的一样!
第65章 初露锋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