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上午的讨论,富春山居图的修复没有任何进展。
想想看,南北古书画修复大师齐聚一堂,各有所长,各有所好。
达成协议并非不可能,但绝不会如此顺利。
中午,孙正兴代表故宫博物院陪同专家返回酒店,吃了一顿简单而精致的午餐,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毕竟,专家们都太老了,不能有一整天的时间,即使他们想,他们也无法应付身体上的问题。
故宫博物院更不愿意。
这些老专家是国宝,谁也失去不起。
相比之下,富春山居图虽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它可以持续下去,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摧毁。
回到房间后,李言拿起手机往家里打。
他到北京已经两天了,但他还没有告诉他的父母他是安全的。
电话刚响,就有人敲门。
“谁会在中午到我这里来?”
李言尚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毫不犹豫,关上电话就过去把门打开。
站在门外的是孙正兴。
孙正兴在燕京大学的时候很严肃。
虽然他与李言有过短暂的接触,但双方并没有沟通。
在李言的眼里,故宫博物院文化保护科技部副主任孙正兴相当冷淡,似乎是一个很难接近的人。
刚刚,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富春山居图修复**讨论会上,孙副主任却没有表现出冷淡的样子。
被几个老专家骂是“老流氓”,一下子颠覆了他在李言才心中的形象。
当然,任何年轻人都会很乐意被那些老专家责骂。
如果他们看不起你,他们甚至都懒得和你说话。
这也说明孙正兴在人际关系圈还是处理得很好,在生活方式上是一套的。
孙正兴说。
“李言,老专家们都午休了。你是个年轻人。你不会那些老头和老女人一样,对吧?”
“我没有午睡的习惯。”
向南笑着说。
“孙老你来找我就为了问这个?”
“没有什么问题。我怕你一个人会很无聊。”
“刚才有个消息,下午将在古书画修复室继续进行修复工作”
“是一幅古董油画,我是来看看您是否有兴趣看一看的。”
孙正兴满怀期待地望着李言。
在京都大学书画修复室看到李言精湛的修复技术后,他被这种人才所打动。
京都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近15万幅古代书画,约占世界各地公共博物馆**书画收藏总量的四分之一。
其中有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詹子谦的《春游》、顾鸿忠的《韩喜载宴卷》、唐丰承肃的《王羲之的兰亭序》等许多可称为国宝的一级文物。
今天,故宫博物院的书库中,仍有大量原始陈列的古代书画藏品,供修理。
但问题是,随着老一代古书画修复技术人员年事已高,新一代古书画修复工作者远未成熟。
文化遗产修复是需要多年经验的工作,没有什么诀窍可言
目前,仍有许多文物修复人员退休回到故宫博物院。
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要承担修复和引进新人的主要
第80章 挖墙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