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5章 技术迭代会不会太快了?[1/2页]

重生:我体内带个台式机 萧子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科研一途,本就困难重重,也涉及广博,不是一个团队,花一点点时间就能够整出来的,更不可能是一个人,就能够拿出来的。
      哪怕江成拥有着强大的“外挂”,他依旧觉得科研太不容易了。
      这个外挂,只是科研的加速器,但不是直接就可以把成果摆在江成的面前。
      就像是江成研究的生物芯片神经元。
      要知道运行的原理,也要知道如何去制造他,还要知道如何去使用他。
      否则,哪怕你能够制造出一个生物芯片,如何和人体内的神经元产生信息交互呢?
      因此这些研究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困难也多着。
      但江成很是高兴,因为,这个科研项目的成功,意味着江成在生物芯片的研发过程中,迈进了一大步。
      剩下的关键,就是江成把生物芯片神经元给制造出来。
      2019年1月8日,江成作为2018年度华国的科技最高奖获得人选,再次从领导的手里拿过了一个证书。
      一个红红的本子。
      上面写着华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江成心头想着,是不是今年把生物芯片神经元攻克了,又能拿一个最高奖呢?
      嘿嘿。
      领导很和蔼地和江成握手,并说道,“连续两年拿奖,感觉怎么样?”
      “感觉很好,希望今年继续拿。”江成笑着回道。
      “好,有志气。”
      记者们的闪光灯不断地闪烁着,把握手的照片拍了下来。
      在互联网上,广大媒体发布了消息。
      【沧浪新闻V:2018年华国最高科技奖揭晓华国科学院士、枫火集团董事长江成,哈大刘院士获得最高荣誉,其中年仅25岁的江成连续两年荣获最高奖!
      】
      少年华国强:“我只能说,江成牛逼,好吧!”
      涛声依旧:“研发碳基芯片,助力国家科技实现芯片层面的超越,江成得最高奖,实至名归!”
      哈大小文:“我们的刘院士在雷达技术上的贡献也大,大家也关注下。”
      我来自泰坦:“都是院士,两个人都牛逼!”
      ……
      借着这次会议,江成也同不少院士们一同坐着聊了聊,算是在这个圈子里头熟络了一下。
      和去年不一样,这一次的江成,是焦点,也备受大家欢迎和尊重。
      哪怕是那些年龄大一些的院士,对江成都非常客气。
      说起江成研发出来了碳基芯片,都是翘着大拇指。
      如果说,前年的EUV光刻机,大伙是点赞,那么这次的碳基芯片,就是让大家信服了。
      江成院士的身份,因为这个科研成就,显得更加的名副其实。
      在午餐的时候,华科院院长白春华笑着邀请道,“江成,愿不愿意来院里学部主席团任执委?”
      “不了,我以公司为主,科研、教学这些,精力实在有限。”江成直接拒绝了。
      笑话,真去华科院任执委了,那各种琐事就冒起来了。
      就是水木大学的碳基芯片专班,就花了江成不少心思,那还是有张萌协助管理的情况下。
      白春华叹了口气,“好吧,知道你心不在这。听说,你的生物芯片研究有进展了?”
      “只是在神经拟态方面有点小成果罢了,距离真正应用,还有很多路要走。”江成简要地解释了下。
      白春华有些不解,“碳基芯片刚刚研究出来,你为什么又研究起生物芯片了,这个技术迭代会不会太快了?”
      “两个芯片不一样。”江成道,“生物芯片的用途在人体,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是不可能代替碳基芯片的。”
    &nb

第445章 技术迭代会不会太快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