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都上人这三个高手被吓了一跳,太子也吓的不轻,他没想到赵庆修为会有这么高,而且还这么嚣张。
一人就敢闯齐国皇宫,那有穷国皇宫岂不是更拦不住他?
想到这里,太子额头就微微冒汗了。
兴庆王也看出太子不打算再动手了,当下说道:“多谢各位赏脸来给贱内做寿,王府没有什么佳肴,略备了一些薄酒,请诸位品鉴。”
赵庆这时说道:“小胥还有薄礼送上。”
打了脸,再顺带装一波,倍儿爽。
众人朝他看去,见寒山贼碰上一个盒子,打开拿出一个印章。
赵庆缓缓说道:“岳父,听说有穷国山高民困,一直缺少食盐,这是海西盐场的一点股份,凭这个股份,每年都可以在海西盐场购买十万石青盐。”
“真的吗?”老尚书一脸惊喜的站了起来。
几个同僚一把拉他坐下:“老尚书,你是管礼部的,这怎么也是户部的事情,你着急做什么。”
老尚书却说道:“如何不急,有穷国缺盐,每年吃岩盐而死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是有了这十万石青盐,那就解决了三分之一的老百姓吃盐的问题。”
盐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人民没有盐吃,就会体虚多病。但是有穷国到处是山,没有自己的盐场,盐的来源主要是西北海西盐场的?盐,蜀中的井盐还有东海的海盐。
蜀中最难,运输成本太高,东海最远,但是借助大河河运,倒也和海西盐场运费差不多。
但是河运控制在姜国和齐国手中,有穷国要吃盐,还得看姜国和齐国脸色,可谓是窝囊。
海西虽然成本上和东海差不多,但是和有穷国只隔了一个代国,而且有穷国和代国时代交好,这条线路的盐反而是最有保障的。
能够多十万石海西青盐,如何不令有穷国的朝廷兴奋?
很快就有户部的官员对赵庆说道:“寒山王如此厚礼,整个有穷国都要感激寒山王的恩惠。”
赵庆却微微一笑,一脸的嘲讽。
“不过另外有件事忘记说了,海西盐场一年的产量只有这么多,给了岳父十万石青盐,那其他人的配比就要减少。可其他势力海西盐场也得罪不起,所以,以后有穷国朝廷和商人就别想在海西盐场拿一粒盐了。”
“什么!”一群人惊呼了起来!
青盐贸易一直都掌握在有穷国的贵族和高官手里,赵庆这样做,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就有人脸色阴狠的问道:“寒山王,海西盐场跟你是什么关系?你说的就能算吗?”
赵庆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能算,海西盐场就是我开的呀!”
“啊!”这些人更加惊慌起来。
有人醒悟过来,说道:“海西盐场是你的,那海西城?”
作为庇护盐场的海西城,岂不是也是他的?
赵庆说:“没错,海西城自然也在我手里。”
“海西兵仙,寒山兵仙,我说世上怎么有两个兵仙,原来就是同一个人!”
赵庆一脸坏笑的说道:“阁下真是聪明啊。”
“你......”这群有穷国贵族指着赵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赵庆悠然说道:“其实你们不用这么着急,以前配给你们有穷国的也只有不到八万石盐,现在成了十万石,你们还是多了份额嘛。至于拿不到盐,你们可以找我岳父要盐票嘛,他一年可是可以拿到十万石的盐票的。”
这里知道内情的都明白盐票是什么,就是海西城发出的购买?盐的凭证,没有盐票,你拿一箱黄金都别想在海西盐场买到一粒盐。
赵庆这么做的意图很明显,要把海西盐场配给有穷国的盐,全部掌握在兴庆王手中。这样一来,他们想要赚钱,有穷国想要盐,就必须交好兴庆王。
这既是给兴庆王送了一条财路,也给兴庆王一个护身符。当世家豪门跟兴庆王绑定在了一起,皇帝就算想动他,也得想想会承受多大的阻力。
太子这时已经有些癫狂了,哈哈笑道:“好,很好!寒山王,孤会记得今日之辱的。走!”
太子带着众人气呼呼的离开了。
老尚书看着赵庆,眼神复杂的说道:“寒山王,你这样做,未免太过猖狂了。”
山贼就是山贼,一言不合就掀桌子,根本不和你好好谈,几位老尚书也是一脸苦笑。
赵庆毫不在意的说道:“老大人也别说我猖狂了,实在是听得太多了,我都免疫这两个字了。”
&nbs
第三十四章 夜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