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核工业部表态,立即组织部下属企业,开始着手生产大魔王要求的钍232核动力电池,保证其按时交付!
但是关于魔王大厦电池中心的防辐射工程的施工,以及换变电设备和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安装调试,他就无能为力了!
因为核工业部的所属企业,主要还是在大西北,至于东南这边的核电站,也没有这样的施工能力!
李局长出面把这个任务接了过去,由他出面,联系海航工程兵进场施工。
海航工程兵的施工力量,特别是这种特殊工程的施工力量,那是国内顶尖的!
核工业部只需要画好施工图纸,并派出几名熟悉具体业务的工程师,在现场指导施工就可以了!
然后,压力又到了中海光电所和王老爷子那里了!
首先就是芯片制造。
芯片生产的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形象的说,芯片制造的过程,就如同用乐高盖房子一样,先有晶圆作为地基,再经过层层往上堆叠的一系列芯片制造流程后,才能生产出自己想要的芯片。
一颗芯片,从晶圆变成芯片,简单的说,大致需要以下的过程:
1、湿洗:就是用化学试剂清洗,确保晶圆表面没有杂质。
2、沉积:通常是将半导体材料薄膜沉积到晶圆上。
3、光刻胶涂覆:在晶圆上涂覆光敏材料“光刻胶”或“光阻”。
4、曝光:激光束会通过制作好图案的掩模版,投射到晶圆上,光刻胶会发生光化学反应,被照到的地方就会容易被洗掉,没被照到的地方保持原样,图案由此印刻到晶圆上。
5、离子注入:在晶圆不同的位置加入不同的杂质,不同杂质根据浓度和位置的不同,组成场效应管。
6、干蚀刻:之前用光刻机刻出来的图案,有许多就是为了离子注入而蚀刻的,现在就要用等离子体把他们洗掉。
7、湿蚀刻:用化学试剂进一步进行蚀刻。经历了干、湿蚀刻以后,底层的场效应管就已经被做出来了。
但是以上这几个步骤一般需要做至少18次以上,最多可达100次以上,以达到芯片的设计要求。
然后还要经过等离子冲洗、热处理、化学气相淀积、物理气相淀积、分子束外延、电镀处理、表面处理、晶圆测试、晶圆打磨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晶圆就可以出厂封装了。
晶圆到了芯片封装厂,在封装芯片之前,还要经过测试、切割晶圆,以获得单个芯片,然后下一步才是封装。
封装不仅起着安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芯片整体电、热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通过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内部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封装技术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主板的设计和制造,所以也是关系系统整体性能重要步骤。
其实具体芯片的生产过程,远远比以上说的这些步骤,还要复杂上很多,特别是1纳米芯片,其生产过程,尤为的艰难!
目前1纳米光刻机刚刚制造完成,光刻机的工控软件也是由大白在现有软件基础上,大幅优化过的,但是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张总工也说不准!
现在就要保证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完成大批一纳米芯片的生产,而且还要尽可能往前赶,因为封装测试还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
现在张总工在现场这么多人,或是热切、或是焦急的目光逼视下,颇有种欲哭无泪的无力感涌了上来!
大魔王还真瞧得起中海光电所,瞧得起他张某人!
怎么每次都是这么把人往死里逼迫的任务,落到他们的头上来?
早知道,自己当初就不那么热切的,把先进光刻机技术接过来了!
张总工心底暗暗懊悔,但是势必面上必须要硬挺着,他强自挤出一丝笑容,有点咬着牙说道:
“我们明天……”
“噢!现在!我现在就召集技术人员,开始整理芯片设计、整体架构、封装测试和板载元器件的相关技术资料!”
“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向大白老师请教,尽快把一纳米芯片,给搞出来!”
“还有,王副院长,关于主板、内存、硬盘等技术资料,就得您老那边出把力了!”
王副院长也是苦笑一声,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然后,大家把乔长生安排的其他事情,也大致做了分工,就匆忙的各自离开,又开始投入到连夜的忙碌中去了!
第121章 欲哭无泪的张总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