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将近25亿,不过很多都是购置实验室设备和海选生物材料过程中的外包试验费用!”
“如果以后能够实现量产的话,一个‘人造人的成本,控制在1亿以内,妥妥的!”
“要是再进一步简化一些配置,优化一下生产工艺,我相信,千万级的目标,也不是不能够达到,这样你们可满意吗?”
丁部长和李局长还是两眼冒光的直点头,一副我们很满意、很满意的表情!
完全忘记了他们专程来这里的初衷,是劝阻孔白少造点人出来,反而纷纷的开始在心底盘算着,该怎么给中海方面施加进一步的压力,让他们赶紧的降成本,好让他们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造人,大造特造……
孔白和丁、李二人聊完了正事,就真正的放开了胸怀,在南普陀寺里游玩了起来。
大白等人,对来逛禅院兴趣不大,她们更想去芳特梦幻王国玩,孔白也不强求,任她们自由行动,出来玩就是要开心,拽着她们来品读千年古刹,未免强她们所难!
丁、李二人看见孔白在佛前虔诚的敬香,不由的有点诧异,李局长是个憋不住事的人,就问起孔白是否相信有神仙、佛祖的存在,孔白说道:
“我个人的意见,我是相信宇宙中,存在着我们难以想象的高等智慧文明!”
“他们的很多科技手段,在我们人类看来,也许就是神迹!”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焉知神仙、佛祖不是高等智慧文明的具象化体现?”
“我们未知的东西还有很多,有的时候越是钻研下去,越是知道这个宇宙的浩瀚!”
“我深深的赞同‘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
“也许有一天,我们人类文明,有幸跻身高等智慧文明行列,我们也就化身为神了,哈哈!”
丁部长和李局长各自在心里体会孔白这句话的深远意境,不觉得暗中点头!
下山的时候,李局长回味着今天跟孔白的对话,有点恍惚的问道:
“孔院士,我们真的不是在一部科幻小说里吗?”
“怎么感觉您来中海的3个多月里,我们就像活在科幻里一样!”
孔白哈哈一笑,说道:
“李局长,有的时候,现实比小说,更加的科幻!”
“比如说:隋史中,就记载了很多不可思议的高科技产品。”
“大业三年,杨广出访东突厥,宇文恺设计建造了观风行殿,是一座有轮子、可移动的宫殿。观风行殿可分离与聚合,殿上可容纳数百名侍卫,下面施有轮轴,移动非常迅速。”
“大业四年,杨广北巡长城,制造“六合城”。由著名发明家何稠设计的。据史书的记载,这座边长180米、有4层楼高、占地足足3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里面,安装了名叫“击警”的自动报警装置,还有能转向的机弩,能够自动瞄准发射。”
“大业八年征辽,六合城又出了升级版。这次又增加了一套能够折叠运输、现场展开组装的活动城墙,而城堡的规模也更大了。据说,当高句丽人一夜睡醒,忽然发现对面居然平地冒出一座周长达8里的城池,着实吓了一跳。”
“《隋书》里还记载了一个机器人的故事:杨广命人照密友柳?\的模样做了一个木偶机器人,装上机关,木偶能坐能站还会磕头。”
“还有那个史上独一无二的全自动智能图书馆。”
“《资治通鉴》里正经的写道,在洛阳皇宫紫微城观文殿前,造有十四间奢华的图书室,房门口垂着锦幔。杨广进了图书馆,宫人就上前踩动机关。锦幔升起,图书室的窗户和书柜门都自动开启。等杨广离开图书室,则一切都自动恢复原样。”
“哈哈!李局长,您说这是历史还是科幻?”
“好吧,古人好夸张,那咱就说说眼前的!”
“一年前,持续可控核聚变和超级电池、人工智慧等等,是科幻吧?”
“十年前,无现金社会、元宇宙也是科幻吧?”
“二十年前,无人驾驶车辆、无人码头等等,那也是科幻吧?”
“放在三十年前,你手上的手机,那就是科幻吧!”
“李局长,我们这才刚刚开始起飞,更精彩的未来,就在不远处等候着我们呐……”
第149章 忘记了初衷和现实的科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