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会议室里的专家们,都听的非常认真!
他们虽然不是研究心理学的,但是因为同属研究人类大脑的,只不过他们是研究硬件,心理学家研究的是软件,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们是多少知道一点关于精神疾病的一些知识的。
愈发这样,他们越是感到隐隐的兴奋,他们预感到,孔白接下来讲述的内容,将为他们,为人类揭开一座新世界的大门!
孔白的语速不快,也是边思索边说,慢慢将自己的模糊认知,整理成系统的、理论的知识体系!
“因此,基于上述理论,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最深可达三层的‘梦中梦意识思维训练场景?”
“这个场景的具体运作是这样的:”
“首先,让一名实验对象,在他自己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进入到思维意识训练当中,这就是第一层梦境。这一层作为意识思维训练的基础层场景,而且,这个场景一定要跟实验对象进入训练前所处的现实环境一模一样!”
“也就是构建一个现实的镜像,作为第一层意识思维训练场景,我们只是将这个场景作为实现高倍时间膨胀的‘放大器,和固化实验对象真实感的工具来使用!”
“然后,在这个现实镜像的训练场景里,进一步催眠他进入下一层的思维意识训练,那里才是实验对象真正要经历的的训练场景!”
“而且,实验对象进入这个场景中,不能携带着其本身的记忆,至于在现实镜像中如何做到这种催眠效果,那就要咨询心理学家,并多做几次试验了!”
“在这里,我们通过安排一段虚拟人生,训练实验对象的性格,穿插安排所必要的课程,训练其知识和技能,并且让他在这个训练场景中体验真实的人生经历,他会在这里学习、成长、生活,甚至是结婚生子,当然也会睡觉做梦!”
“他在这里做梦,就像是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做梦一样,通过这种对比,来增强训练场景的真实感!即:通过三层梦境的虚幻,来进一步强化他对二层场景真实性的认同,他经历的岁月越多,做的梦越多,对这个二层场景的真实感,认同度就越高!”
“一旦当他完成训练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他从二层训练场景中,拽到上一层的现实镜像里!”
“同时,为了不影响其对二层场景训练中得到的人生经历和知识技能产生疑惑,我们要在这一层的现实镜像中,对其进行类似催眠的心理暗示,以强化他对二层场景人生经历的认同!”
“例如,我们就在这里告诉他,他穿越了,他经历的那段人生,也是真实存在过的,现在他的魂魄是穿越到这个世界上的一具身体上了等等!关于如何营造真实感,我只是提出一个大致的想法,还有待于各位进一步的研究细化!”
“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实验对象经历了深层梦境的长
第223章 魔王大厦的疯狂博士们(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