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善和李广鸿回到了部落以后,好好的休息了两天,才总算是缓过劲来了,连续三天的豪饮,无论是少年人李广鸿,还是老年人张明善都受不太了,更何况张老爷子还要半夜加班吃嫩草,很是辛苦!
在这几天,李广鸿的那些师兄们也没闲着......
他们经过两年与匈奴人的朝夕相处,匈奴口语已经是非常熟练了,个别学的好的,竟然还会两三种匈奴方言,其学习能力之强,令自负“文武神童”的李广鸿颇为汗颜。
师兄们不仅学习能力强,而且学习方法还很得当。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师兄们竟然组织专人对匈奴语言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并使用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和反切法四种注音方法,整理出一本匈奴语言教材来,真是让李广鸿惊掉了下吧,愈发觉得他的师兄们来历,不像老师轻描淡写的那般简单!
所谓的四种注音方法,通常是帮助蒙童和读书人识文辨字的辅助方法,例如譬况法,就是用文字描述一个多音字的读音,比如“伐”字,“伐人者为客,长言之”,“被伐者为主,短言之”,换句话说,“伐”为攻击别国时读长音,而被别国攻击时读短音。而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如“?,读若宣”,这种方法只求近似,缺点是音调不一定准确;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比如“诞,音但”,“忠,音中”,这种方法才算是正式的注音方法,其优点是简洁明了,缺点是有些字注不出来或注音也用冷僻字。比如“仳”用“?骸保?礁鲎侄忌?В?疾蝗鲜墩Π欤空馐焙蚓托枰?谒闹址椒?耍?捶辞蟹ǎ?褪怯昧礁龊鹤窒嗥锤?桓鲎肿⒁簦?猩献秩⊥芬簦?邢伦秩∥驳鳌1热纾骸昂欤???小保?斓亩烈簦? 昂?弊智耙艉汀傲?蔽惨粝嗥础7辞蟹ㄏ喽悦植沽似渌?⒁舴ǖ牟蛔悖??悄讯纫?咭恍??枰?壬?淌诒缫糁?ā
匈奴是由分散在广袤大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联盟组成的形式上的国家,每个地区的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甚至东西部落之间语言都不通,自冒顿单于统一匈奴,驱逐不从者以后,这才建立了一南一北两个王庭,规定每个部落都要派出使者常驻王庭,每个部落头领每年都要去王庭进行一次会盟,经过一百多年的部族之间的交往,这才形成了大致统一的语言,但是文字还是没有的,以前的历史要不就是口口相传,要不就是编成歌谣传唱,靠不靠谱就只有天知道了!
自冒顿单于以后,匈奴掳掠了一些会写字的汉人,让他们学会匈奴语以后,再用汉字将匈奴的一些大事记录下来,这才让汉帝国多少了解了一点匈奴故事。
而现在自己的这群师兄,竟然就这样将匈奴的语言整理成可供学习的、成体系的知识,而且看几位师兄的意思,对这样的读音教材还不甚满意,最近一两个月他们没事就凑一起,居然在商量着为匈奴创建文字......
李广鸿非常惊讶于师兄们的博学鸿才,竟然会有这样了不起的想法,不过,匈奴不是越落后越好吗?要是为匈奴创建了文字,岂不是等于帮助匈奴建立文明体系吗?这岂不是对汉家的背叛吗?
他将这些问题向自己的老师提出来,想让老师阻止师兄们的妄想,结果,却被张明善好好的上了一课!
张明善说,他的想法过于浅薄,创建文字固然能够帮助匈奴建立文明,但未必对汉家就是不好的!
汉家文化传承两千年,历经多少代圣人先贤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大学问,普通人穷首皓经、穷其一生,也未必能窥其全貌,更遑论精通了,正是因此,汉家文化才能散播王道、化被万方!就比如说,汉帝国现在拥有着偌大的疆域、万兆生民,皆受王道教化,其实很多人以前也都是不知礼义廉耻、人伦纲常的蛮夷,或者形同匈奴这样连语言都很混乱的野人,正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汉家先贤不遗余力的教化万方,教给蛮夷和野人识字读书,这才让他们知晓了圣人圣言和经义大道!
“鸿儿,还记得为师教你的《道德经》吗?”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李广鸿听了恩师的话,陷入了深思,良久,他才恍然道: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万般法门,皆可制敌,何以用之,存乎于心!柔弱并非不能战胜刚强,取胜的办法也可以在战场之外......”
“我知道了,师兄们通过为匈奴人创建文字,将我汉家的衣钵藏于其中,汉家文化犹如沧海,教给匈奴的那些东西犹如小溪,等匈奴人学会了这些文字,自然也认同了我华夏文化,那样一来,犹如万川归海一般,匈奴自然会心向大汉,一心归于王化,自然就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了!”
“还真是整人的手段千千万呀!潜移默化之间,让匈奴明晓我汉家之大道,自然不怕匈奴不归于我汉家王道教化之下!”
“老师,你们实在是太坏了,你们这是要把匈奴人的下一代全部教化为汉人,直接摧毁人家的根基呀!”
张明善哈哈大笑一声,轻拍了一下自己这个小弟子光秃秃的头顶,说道:
“不可胡言!这是大好事!是避免生灵涂炭、家破人亡的义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就是有点慢,没个十几、几十年见不到效果......”
“哎哎哎!我都教不会你这小子什么叫尊师重道,谈何教化匈奴!你小子竟然敢直言为师坏!不是教过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嘛,就算老师有那么一点坏,也不能直言!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
这次从匈奴王庭回到部落,李广鸿自然心急着要到北海寻找父亲,但是张明善却让他不急在一时,这两天他已经安排部落的人四处秘密打探李适和李陵的确切位置了。
这次,他们要借着北海祭天、祭祖的机会与李陵来一次“偶遇”,必须先探明他所在的位置。想都不用想,壶衍?单于一定会派人跟着监视,所以才不能走岔了路,要是折过去专程探访,那就授人以柄了!
正好趁着这几天的功夫,将部落里的事情都安排妥当,这个部落可是他们的大后方和依仗,不容有失!
回到部落第二天的晚上,张明善和李广鸿借着分发壶衍?单于所赐酒肉的名义,将自己核心的88人全部召集到了一起,开了个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当前的政治形势,统一大家思想,研究斗争策略,做好以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部署和安排等等......
一路上像这样的会开了很多次,一开始李广鸿颇有点不以为然,觉得老师和师兄们太能装了,不就是假扮成匈奴人去瀚海王庭捞人嘛,至于整天煞有其事的开个会,说些有的没的,搞的自己一行好像是博望侯、冠军侯似的!
就自己这么点人,能搞出多大的动静来?
但是,开过几次会以后,李广鸿就不这么想了!
这帮人是真能整事呀!
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张明善主要就是对行军路线和方式做了规划,行军路线没啥说的,根据向导的讲述,前往瀚海王庭就那么几
第320章 没有蛇,哪来的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