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张明善和李广鸿一直同壶衍?单于聊到很晚,围绕着“定国五策”,贡献了很多的政策建议,把壶衍?单于听的是眉开眼笑、拜服不已!甚至到了后来,都开始对张明善用起了敬语,俨然一副虚心求教的姿态,看来已经是把右渐将王当做自己的老师来对待了......
在张明善说起来,这些政策都非常的先进,也都是大汉帝国正在施行,或者未来必将施行的“善政”......
文字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至于教育,那也是顶重要的,只要能把汉家文化的精髓都学了去,匈奴自然也能像汉帝国一样强盛!你看大汉不就是这样么?长安有太常治太学、内廷治宫邸学,各郡县分治庠、序、学、校......(注)
至于放归汉使,祈求和亲,这是为了攘外必先安内,先稳住南边强盛的汉帝国,等待我们解决了内部矛盾,实现了政令统一,国家强盛了,再与汉帝国争雄不迟。放归汉使苏武,一方面是取信于汉,另一方面,也向汉帝国宣示,我们是文明的国家,必然会按照文明国家的礼制行事!
讨伐不臣,震慑不恭,目的就是要让整个匈奴帝国,都臣服在单于的王座之下,实现与汉帝国那样的强力统治,到那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命之下,安敢不从?
效法汉朝规制,革除弊病陋习,那是使国家强大的根本,试想一下,如果匈奴的臣民皆如汉家子民那样,还担心国家不昌盛吗?
最后,国家要拓边,拓展生存空间,就要向西发展,避免与强大的汉帝国直接冲突,徒耗国力,没看汉帝国也是一直在向西发展吗?
......
在张明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抽丝剥茧、鞭辟入里的分析之下,为单于掰开了、揉碎了,将这些政策的真谛,和施行以后的美好前景,好好的描绘了一番,直说的年轻的壶衍?单于眼睛里全是小星星......
李广鸿在一边也是满脸崇拜的看着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也就是因为有帐篷拦着,要不然,他就能看见,恩师画的饼,有如天那么大......
实在太能吹了!
李广鸿曾参与过很多次部落会议,明白这些政策看起来味道好极了,但分谁用,汉帝国用了,一点事没有,但对匈奴这样落后的国家,践行这些先进的政策,无异于揠苗助长、欲速不达,断鹤续凫、适得其反!
华夏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什么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都是讲述这个道理的,可是匈奴人不知道呀!
可怜的匈奴人,要被老师玩惨了......
李广鸿还记得,自己从北海回来之前,自己的堂兄李陵,曾以兄弟情深的名义,硬拽着自己与他同榻而眠。
自己生下来就没见过李陵,何来的兄弟情深?
况且这个堂兄,比自己的父亲年纪还大两岁,还拽着自己抵足而眠,不别扭吗?
结果,那一夜,令李广鸿彻夜难眠!
因为李陵向他讲述了自己老师,以及自己师兄们的来历!
原来,自己的老师是鬼谷一脉传人,而自己的师兄,则都是墨者!
据堂兄李陵说,张明善给他画的那个标志,上规下矩,中间是一个螺旋形状,此为融合了鬼谷一脉后的墨家西脉标志!
墨家,始创于战国时期,尊墨翟为圣,其成员多为从事木工、铁匠、石匠等各行业的能工巧匠,以及通晓阴阳术、观天术、医者等等有一技之长的能人!
墨子此人,据说非常神异!
墨子曾制作了赣车、连弩车、籍车、云梯、悬门、橐、轩车和轺车等攻守器备,其精妙令人叹为观止,诸国皆求之若渴!
譬如,赣车全身蒙皮包铁,坚固异常,是攻城拔寨的利器,令守军无可奈何,赣车一旦推进到城墙边,不消半日,便可摧垮城墙。
籍车更是了得,可与半里之外,投掷大石攻城,甚至是炭火,日夜不休,令守城者胆丧!
为探查城内虚实,为赣车、籍车指明进攻方向,墨子还曾制作了机关木鸢,飞翔于天,城内布防,皆可一览无余!
据流传下来的传说,墨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辨古论今,通晓阴阳,不仅精善机关器械,而且还明其理,晓其道,才通天人!其所著之《墨经》,穷其物理、追寻天道,教化众人!而追随墨子的门人,则统称为墨者,其首领称为“钜子”,墨子便是第一代钜子。
墨者多来自庶民匠人,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信仰和人生目标,“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赴汤蹈刃,死不旋踵”,墨者甘愿将此生奉献给墨家的理想,虽死无憾!
墨者信奉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十诫。在墨家内部,皆称兄弟,人人平等,为实施墨家的主张,舍身行道。墨家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能够实践墨家所有主张的大同世界!
而墨家的首领钜子,既非继承、也非禅让,而是由墨者推举出来的,如果干的不好,墨者们还可以将其废除!墨者中从事谈辩理论者,称“墨辩”;从事武侠军事者,称“墨侠”。
墨者组织周密、纪律严明,如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当首领的更要以身作则。
墨者这个团体虽然“以裘褐为衣,以??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非常的清苦自律,但其实,墨者非常的富有!
墨家曾经一度垄断了诸国间的军器贸易,再加之墨者多能工巧匠,遍开工坊、匠所、医馆等,所获金钱颇多,墨者需要将其所得的一部分,向团体奉献,做到“有财相分”,其财一方面用于供养所有的墨者,另一方面用于实现墨家理想!
墨家不仅仅是能工巧匠众多,其军事人才更多,特别是以墨侠为主体的墨家西脉!当时,如若哪国得墨家相助守城,那这个国的城池,就基本没有希望打下来了!
墨家讲究“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更不用说墨家那些巧若天工的战争器械了!墨家还发明了旗号,一改以前的传令兵和号鼓,而制五色旗帜,按照不同的组合,传递繁复的军令内容,使整个战
第323章 墨家西脉与鬼墨合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