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义来挡,说是现在百姓生活的还很苦,他不能现在就开始享乐。
特别是西河,现在城里的百姓都被水淹了,也是急需治理的时候,怎么能先忘却公事而说私事呢。
这一番大道理,总算是让那些大臣都闭了嘴,开始认真讨论西河这个城市。
西河这个城市,地理位置本来不错的。有河从中间穿过,不缺水源;有密林围绕,少发洪水;附近多山,能源充足。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西河山水都靠着,只有一个缺点,就是之前赢壹做的,很容易被人用水攻。
不知道当初这建城的人怎么想的,有这么明显的一个缺点,竟然也不知道防备。
于是,大臣们在朝堂上讨论出一个方案:首先是先把西河城中之水排出来。
再者就是根据当地水源,山川进行加固,重建城池;同时在城内安排排水工事,让这座城变得更加牢不可破。
再者,需要同时进行的就是安顿灾民。这个他们有经验,几乎扶苏每下一个城,都要进行一次流民安置,对这种事情他们已经习惯了。反而最难最繁琐的事情他们是做的最顺手的。
既然最难的那部分已经解决了,其他事情就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就可以了。
扶苏听完大臣们的讨论,补充了一下:赢壹挖开的沟渠,你们倒也不必直接填上。将几个空地比较大的地方改一下,寡人有用。
众人都好奇,这仗都打完了,扶苏怎么还要这水攻的工事。
扶苏跟这些大臣们解释了半晌,这些人也每听懂。他也就懒得说了。直接吩咐按他的说法改就是了。
其实也不怪这些大臣们听不懂。他们从小受的贵族教育就是君子六艺之类的,那些工匠之类的事情被他们认为是上不得台面的,自然没有人去学。
不过他们这个大王,好像一直以来都对工匠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们在考虑,是不是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不过扶苏等不及他们学成专家了。而是在栎阳和西河两地,找了最出色的工匠,将他们聚集在了一起,实现自己内心的想法。
栎阳工匠善于制造,西河工匠善于管理水利。两者结合,扶苏绘了一张图纸,给众位工匠看。
只见一个白色的绸布上画了一条河流,还有一个轮子。不过这轮子不是安在马车上的,而是安在水里。那轮子的形状也很是奇怪,有左右两个圆圈,还有一些长形的木桶挂在上面。
扶苏和他们讲解完这个“车轮”的用处之后,这些专业的人才很快就懂了,不由的啧啧称奇。认为他们的大王果然是真龙下凡,要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想法。
很快在这些专业人士的操作下,水排被造了出来。扶苏直接命人将制造兵器的工室搬来西河。
在水排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之后,鼓风更加稳定有力,而且水排完全不知劳累,四季不歇。造出来的武器品质更高了,效率更快了。
制造武器的工官看到之后,内心大受鼓舞,工作更卖力了,誓要造出符合这水排段位的好兵器出来。
更令扶苏没想到的是这些工匠举一反三的能力非常强,不仅造出了鼓风系统,同时还将水排改造用于灌溉,极大的节省了人力。
西河的发展也一如他辖下的其他城市一般,蒸蒸日上,民心又慢慢的回来了。
第62章 造水排[2/2页]